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张母计氏
宋张浚母计氏。子幼时,即教以父之言行。后浚以秦桧误国日甚,欲力争以悟君心。念母年高,言之必致祸,忧之,体为之瘠①。母怪问,以实对。母不应,惟诵其父绍圣②初对方正策之辞,曰:“臣宁言而死于斧钺③,不忍不言以负陛下。”浚意遂决,书上,窜④谪。母送之曰:“行矣。汝以忠直得祸,何愧?惟勉读圣人书,无以家为念。”
(选自《宋史》)
【注释】①瘠:瘦。②绍圣:宋哲宗年号。③钺(yuè):古代兵器。④窜:放逐。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念母年高( ) ②以实对( )
2.在“秦桧误国日甚”之际,张浚本欲“力争以悟君心”,是什么原因使其忧虑不决?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3.三迁其居的孟母,为子刺字的岳母,无不为人称道。文中的张母与此二者相比更胜一筹。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张母计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范仲淹,字 。(1分)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谪守巴陵郡( ) ②浩浩汤汤( )
③薄暮冥冥( ) ④吾谁与归( )
3.首段交代“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可以看出滕子京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4.作者登高望远,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洞庭湖的壮丽之景?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2分)
5.请结合现实谈一谈你对文中提倡的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3分)
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2.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陶渊明《饮酒》中形象地写出了“心远地自偏”的全部意境,表现他傲岸不群,摧之不垮、折之不弯的灵魂的诗句是“ , 。”
5.王维在《使至塞上》这首诗中巧用比喻,含蓄表达一位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远赴边塞时内心的飘零与抑郁之意的句子是“ , 。”
6.范仲淹在作品中既巧妙运用数字,表现思乡之情;又化用东汉窦宪追北单于刻石记功典故的词句是“ , 。”(《渔家傲?秋思》)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样登高望远,富有哲理深意的诗句是“ , 。”
8.见花落而伤情,黛玉是也;虽非特例,但总是影响心情的。但有一位诗人却以落花表明心志,虽落魄不得重用而身在桑梓,仍心系国家命运,愿为国效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在形象的比喻中表达这种心志的诗句是“ , 。”
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那是在一个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我作为特邀贵宾参加了展览会。其间,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虔诚地向我索要签名。“我没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我其实知道她们不会拒绝的,我只是想表现一下一个著名作家谦和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当然可以。”小女孩果然爽快的答应了,我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当然,她们的兴奋也使我备感欣慰。一个女孩将她非常精致的笔记本递给我,我取出铅笔,潇洒地写了几句鼓励的话,并签上了我的名字。女孩看过我的名字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地看了看我,问道:“您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不是,”我非常自负地告诉她,“我是布思?塔金顺,《爱丽丝?亚当丝》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女孩将头转向另外那个女孩,耸耸肩说道:“玛丽,把你的橡皮借给我用用。”
作文要求:
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⑷不少于600字。
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6分)
1.材料一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纷纷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亲近经典可以净化心灵,涵养大气。这两本书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文化经典,其中有不少内容在指导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仍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处于青春期的一些中学生,容易与父母闹别扭。如果你的同学因为父母的批评正心情不
悦,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内容最适合用来对他(她)进行劝说。(2分)( )
|
A.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
B.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
C.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
D.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
2.材料二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息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从材料二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
|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
|
C.孔子云:何陋之有?( ) |
|
D.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