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相觑(看)弥高(更加)迥乎不同(差得远)相...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相(看)高(更加)乎不同(差得远)相得彰(好处)

B.绊(约束)污(不光滑)警报起(声音大)义愤填(胸膛)

C.然(不愉快)宿儒(岁数大)人迹至(稀少)进退谷(是)

D.视(生气)散(弥漫)人声鼎(水开)尽心血(滴)

 

D 【解析】A中相得益彰(更加)B中警报迭起(屡次)C中“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粲然阴霾凛冽一反即往

B.遒劲筹划仰慕慷慨以赴

C.崔巍哀微惬意妄下断语

D.深邃撺掇雄健锋芒必露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suì)歌(1í)恿(sǒng)孜不倦(zī)

B.阔(chuò)归(xǐng)补(xiào)浑身数(xiè)

C.脑(suǐ)祷(qí)古(gèn)怏怏不乐(yàng)

D.悲(qiàng)伺(kuī)妒(jí)然而止(jiá)

 

查看答案

作文题目:珍惜

写作要求:字数不少于600,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阅读《心系一处,难能可贵》,回答文后问题。

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①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的人并不多。“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能让你学会坚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带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令人体束手无策的PM2.5》,回答下列问题。

令人体束手无策的PM2.5

①如果是初次接触,PM2.5这一串字符也许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其实它有一个容易理解的中文名称——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②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③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不仅如此,它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当大。

④PM2.5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显示,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呼吸系统的深处,是一个敏感的环境,细颗粒物作为异物长期停留在呼吸系统内,会让呼吸系统发炎,引发哮喘、支气管炎、老慢支、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

⑤PM2.5可以搭载病毒进入体内或致癌。除了自己“干坏事”,细颗粒物还像一辆辆可以自由进入呼吸系统的小车,细菌、病毒等其他致病的物质,会搭着“顺风车”,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多环芳烃进入人体的过程中,细颗粒物扮演了“顺风车”的角色。

⑥为什么PM2.5能对人体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呢?因为PM2.5吸附了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中的很多有害气体、重金属和致癌物,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PM2.5在肺泡中沉积,直接产生毒害作用,并进入血液系统,肆意攻击身体的薄弱环节,形成病症。而且,PM2.5颗粒小,能随呼吸进入呼吸道并在体内畅行无阻。呼吸系统天然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直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的健康危害相对较小。但对于像PM2.5这种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统的屏障就基本失效了。

⑦总之,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1.文章②—⑥段是从                                       三个方面对PM2.5进行介绍的。(3分)

2.阅读链接材料,请运用从原文第⑥段中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我们应该经常清洗空调”。(4分)

【链接材料】空气污染让市民假期也不能惬意外出,那么是不是躲进室内,关上门窗,就能躲开这些危害?南京市卫生监督所工程师的回答是“不”。趁着周末他们带着制冷学校的学生为社区居民免费清洗家用空调,发现藏污纳垢的空调“翅片”上普遍吸附着大量灰尘,成了“吸尘器”。专家指出:空调“翅片”上附着的颗粒混合室内其他积尘,最终“酝酿”出来的污染颗粒比PM2.5个头更小、更具“侵略性”,会把房间内的脏东西吸进去,然后再释放出来散布到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清洗空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