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桃花源记》,回答问题(共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阅读文言文《桃花源记》,回答问题(共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3分)

(1)渔人甚之        (2)复前行,欲其林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太守            (5)欣然往               (6)未果,病终 

2.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3.选出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忘路之远近

B.渔人甚异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具答之

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1.(1)异 感到奇怪(2)穷 走完(3)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4)诣 拜见(5)规 计划(6)寻 不久 2.(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2) (桃源人)问现在是什么世道,(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3.A 4.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解析】 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3.A为“助词,无实意”,其他的为“代词”。 4.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结合短文的中心主题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例句,写出两组句子,使之与前面的例句形成排比(4分)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是                           ;青春,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西游记》的作者是   代人         。在小说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因为他具有                       的性格特点,表现在                  的故事中。

 

查看答案

诗歌默写

1.已是悬崖百丈冰,                   。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                 ,只有香如故。

4.                 ,都护在燕然。

5.晨兴理荒秽,                      

6.《破阵子》中表现将士们身手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                                    

7.《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过渡到抒情议论的句子是:                                     

8.《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的句子是:                                     

9.《观刈麦》中表现农民在田里冒着酷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按拼音写汉字

1.深suì

2.zhān仰

3.kān察

4.挑 xìn

5.地jiào

6.奇pā

 

查看答案

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3分)

1.恶   

2.罚  

3.待 

4.透   

5.印   

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