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一袋父母心 (1)那年,我在豫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一次送来个太康的...

现代文阅读

一袋父母心

(1)那年,我在豫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一次送来个太康的犯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属都是隔三岔五地来看望,非常羡慕。于是便一封又一封地向家中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全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了。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家里也没人来看他。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发了一封“绝交信”。

(2)他的爹娘就他这一个娃儿,其实早就想来看他,只因家中实在太穷——几十元的路费都借不来。当接到娃儿的“绝交信”时,老两口再也坐不住了,经过一番认真考虑和准备,决定去看儿子。

(3)他们把自家的板车弄了出来,仔细检查轮胎有没有漏气。感到没啥大问题了,就把家里仅有的一条稍新点的被子铺到车上,然后向劳改农场出发了。

(4)在路上,老两口始终保持着一个拉车、另一个在车上休息,谁累了谁歇,但板车不能停。他爹不忍心让他娘累着,就埋头拉车,被催得急了,才换班歇一歇。因为走的路远,他爹的鞋子很快磨破了。出现这种意外他们当初可没想到。当他娘给他爹挑扎在脚里的刺儿时,气得直摇头,嘴里不住地唉叹。可是路还得赶,从清早到晚上,一直走到天黑得看不清东西,才找根木棍把车一支,两人在大野地里睡一会儿。等天刚蒙蒙亮,又开始赶路……就这样,100多里路程,他们走了三天两夜才到达。

(5)劳改农场跟监狱不一样,在那里,一个犯人的家属来看望,一圈犯人围着看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所以太康犯人的家属来看望时,我和很多犯人也在场。

(6)那天,当我们得知老两口徒步从百里外的家乡来看儿子,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了!尤其看到从那双磨破的鞋中探出的黑色脚趾,围观的犯人们都掉泪了,连管教干部也转过头去,用手擦拭着眼睛。这时,只听“扑通”一声,太康犯人重重地在爹娘面前跪了下去!

(7)见此情景,我们赶忙上前去拉他,可无论如何,他就是跪地不起。管教干部发话了:“谁也别拉他,就让他跪着,他也该跪跪了!”说完,撇下太康犯人,硬拉着两个老人进了干部食堂,并吩咐做饭的师傅赶快做些汤面,片刻工夫,满满两大碗汤面端上来了。看样子老两口真是饿坏了,也没过多推让,也不往椅子上坐,原地一蹲,便大口大口吃起来。三下五除二就把面条吞个精光,连汤都没剩一点,直吃得满头大汗。

(8)吃完后,管教干部又过来了,手里握了一把零钱:“大爷大娘,这是我们几个干部凑的120元钱。钱不多,算我们一点心意。”然而不管怎么说,他们就是不收,嘴上还念叨:“这就够麻烦了,咋能要你们的钱呢?你们也拖家带口的,不容易不容易。”他娘转过身对仍跪着的儿子说:“娃啊,你在这里千万好好改造,等明年麦收了,我和你爹还来看你……”就在他娘说话的工夫,他爹却远远地退到一边,用像砂纸打过了的手,拿根棍在地上乱画着。

(9)本来,一般家属看望只有半个小时,管教干部觉得老两口来一次不易,就尽量放宽时间。最终,他们无声地端详了娃儿好久,才依依不舍地上路了。临走前,又费力地从板车上拖下一只大麻袋。说是娃儿在这里干活改造,怕他吃不饱,给留点吃的,等儿子饿了时慢慢吃……

(10)看着老人一步三回头渐渐远去的背影,太康犯人还在地上跪着,满脸泪痕。我心里一阵发酸,同时也纳闷,这么一大麻袋都是什么吃的?既然他们带了食物,怎会饿成那样?正好有两个同是太康的犯人,上前帮忙抬起那个麻袋。其中一个不小心,手没抓住麻包的扎口,“砰”地麻袋摔在了地上。一下子,一堆圆圆的东西欢蹦乱跳地滚了一地!我细一瞧,满地骨碌滚动的都是馒头,足足有几百个!大的、小的、圆的、扁的,竟没有一个重样的一一显然,它们并非出自一笼,而且这些馒头已被晾得半干了。

(11)看到这些,我的脸上好像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火辣生疼!在“道上”曾以“铁血石心”著称的我,刹那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就在太康犯人的身边,我也“扑通”一声跪下了。这一举动仿佛具有感染力,只听“扑通扑通扑通”,在场所有的犯人,也都齐齐地跪了下去!

(12)我不敢想像,老两口徒步百里看儿子的情景;更不敢想像,老两口是怎样挨家挨户地讨要了这么多馒头!最让我心痛的是,怕儿子一时吃不完再坏了,他们一人拉车,一人在车上晾晒馒头……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劳改农场的饭菜放量,这儿的“杠子馍”,一个就有一斤重……

(13)这麻袋里的不是馒头啊,分明是一袋鲜活的心,一袋父母心!

(14)它刺痛着我的眼睛,更刺激着我的灵魂!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一句撕心裂肺的嘶喊:“爹、娘,我改!”

(15)那是太康犯人在爹娘来看望他期间说的惟一一句话。那简短的4个空响彻天际,也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                     ---- 摘自《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

1.文中写了一对什么样的父母,一个怎样的儿子?请用简练的话概括。((4分)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段文字的表达效果。(6分)

(1)、“看到这些,我的脸上好像被人扇了一记耳光,火辣生疼。在“道上”曾以“铁血石心”著称的我,刹那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就在太康犯人的身边,我也“扑通”一声跪下了。

(2)、这麻袋里装的不是馒头啊,分明是一袋鲜活的心,一袋父母心!……这时,我的耳边传来撕心裂肺的嘶喊:“爹、娘,我改!”

3.结合文章谈谈,我是由什么想像出几百个馒头是老人讨来的?(3分)

4. 太康犯人最后虽然只说出了四个字,但是他的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请你结合故事情节,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太康犯人心理想要说的话。50字左右(3分)

 

1.吃苦耐劳、宽厚爱子、执著、通情达理的父母。虽然顽劣犯过错误,但是知道感恩、知道悔改的儿子。(4分) 2.(1)运用了动作和心理描写,写出“我”被太康犯人父母朴实的爱子行为强烈震撼,以致“我”这个在“道上”以“铁血石心”著称的人都忍不住跪下,从侧面反衬出了这一对老夫妇的执著、无私、宽厚的爱子之心。(3分) (2)、比喻,将馒头比作鲜活的心,生动形象的表明这一对父母对儿子的期待和爱护。那精心晾晒的每个馒头上都凝聚着父母的期望和爱啊! “撕心裂肺的嘶喊”让人强烈真切的感受到太康犯人在无私宽厚的爱中极度的反思和忏悔。爱可以感化一切错误。(3分) 3.第⑩段中“大的、小的、圆的、扁的,竟没有一个重样的一一显然,它们并非出自一笼”可知(没结合文章最多得2分,总共3分) 4.例:爹、娘,孩儿不孝,让您二老受累了,孩儿一定好好改造,早日回家,孝顺您老人家。以前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让您老人家伤心了,孩儿知道错了。孩儿一定把您带来的馒头一口一口的吃到心理,把您的话记到心上。 (3分) 【解析】 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能够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2.小说中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修辞运用和人物描写手法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描写手法,再具体答出表达效果即可。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结合文章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4.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新闻材料,用一句话简明概括其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近段时间,全国范围内关于中小学教材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前有“鲁迅大撤退”风波,后有质疑“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为杜撰内容,再有秦始皇、汉光武帝、诸葛亮等人画像太相似惹争议。近日,复原的张衡地动仪模型是否应该放在教科书里,又成为新的焦点。一时间,中小学教材甚至被指有“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四大缺失。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西游记》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小说。

②它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四人西天取经等三部分。

③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故事尤为身临其境。

 

查看答案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增删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 创造力实际上是民族实力的轴心。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创新精神。

② 我们的创造力在严重衰退,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山寨版国家,绝大多数产品依靠复制、模仿和抄袭。

③ 山寨产品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最低。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海燕》选自高尔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这篇散文运用象征手法热情讴歌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敬业与乐业》《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这两篇演讲词,均对听者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总体结构都是总-分-总。

C.魏学洢的《核舟记》和林嗣环的《口技》都选自《虞初新志》,这两篇文言文都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才能。

D.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以一句极为凝练的话结尾,可谓匠心独运,言有尽而意无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派清口《壹周立波秀》节目十分精彩,见到周立波拿自己开涮,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为因应目前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市领导赶赴各防汛重点地段,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察看情况。

C前一阵子被执行死刑的药家鑫,虽是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却在交通事故后产生杀人灭口的可怕想法,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D.如果南海相关国家胆敢铤而走险,蓄意侵犯我南海,中国人民有能力也有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