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满分16分) 熊胆的悲剧 (刘夙) ⑴即使你不是一个动...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满分16分)

熊胆的悲剧    (刘夙)

⑴即使你不是一个动物权利保护主义者,当你听到在中国有几千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几乎不能动弹,它们的肚子上被活活割开一个口子,被人用金属管子捅进去,而它们因此痛不欲生的时候,你多少也会感到于心不忍吧?

⑵为什么这些黑熊会受到这样的虐待?因为人们想获取它们的胆汁。但是如果把熊杀死,一次只能取得一点点胆汁,于是便有“天才”想到可以用“取卵不杀鸡”的办法获取熊胆汁,也就是把一根导管伸到活熊的胆管内,一旦分泌出胆汁就把它导引出来。

⑶动物的胆到底有什么药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么说的:“目者,肝之外候,胆之精华也。故诸胆皆治目病。”简单地说,就是中医认为眼睛和肝、胆有密切的关系,肝胆有问题,眼睛也会有问题;而根据“吃啥补啥”的法象药理,吃胆就可以补胆,补了胆,眼睛的病自然也就好了,所以各种胆都可以明目。

⑷动物的胆又被认为具有“苦寒”的性味,而苦寒之药常常是用来“降火”的,“火症”里面有一大类叫做“肝火”,既然是肝的“火”,用胆来治当然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胆又有了清热的功能。

⑸在过去,除了熊胆之外,猪胆、牛胆、蛇胆和青鱼胆也常常使用,它们与熊胆合称“五胆”。熊胆在后来之所以一下子受到狂热的追捧,而另外四胆中除蛇胆之外却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全在于现代医学的一个发现。

⑹现代医学发现:胆汁的一大功能是把肝脏中的一些脂溶性排泄物——主要是胆红素和胆固醇——带离肝脏。在正常的胆汁中,胆红素和胆固醇也是被胆汁酸盐包裹成乳滴而悬浮其中的;如果胆汁成分异常,胆红素或胆固醇过量,胆汁酸盐没法把它们全都紧紧地包住,它们便会在进入十二指肠之前从胆汁中沉淀出来,形成胆结石。实验发现,口服胆汁酸或其盐,在某些时候的确可以起到溶解结石的效果。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口服溶石成了不动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一种方法。

但是,胆汁酸有很多种,包括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等,而且不同动物的胆汁有不同的成分,如人胆汁中的胆汁酸以胆酸、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为主。熊去氧胆酸,在一些熊类(特别是黑熊)的胆汁中含量较高,但在其他哺乳动物的胆汁中却不存在或仅以微量存在。

⑻在这么多种胆汁酸中,如果鹅去氧胆酸是效果最好的溶石药物,那么今天人们祸害最多的就该是鸡鸭鹅等家禽,而不是熊了。不幸的是,实验表明,偏偏熊去氧胆酸的溶石效果比鹅去氧胆酸更好,而且毒副作用也更小,于是,胆熊的悲剧就这样开始了。今天从胆熊获得的熊胆汁,有的直接干燥成“熊胆粉”,用在中成药里面,但大部分都用来提取熊去氧胆酸了。

⑼这时候,中医支持者其实已经把中医中动物胆原本的用法抛弃了,不过是在用一种野蛮落后的方式获取天然的熊去氧胆酸罢了。可是,熊去氧胆酸并非只能从熊胆汁中获取,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可以很容易把鹅去氧胆酸或其他某些胆汁酸转成熊去氧胆酸,成本并不比活熊取胆汁的方法高多少。(摘自“科学松鼠会”网站,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类以残忍的方式活取熊胆的过程。(3分)

6ec8aac122bd4f6e

2.下面各种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中医中动物胆原本的用法是“明目”和“降火”。

B口服胆汁酸或其盐,可以确保起到溶解结石的效果。

C某些哺乳动物的胆汁中,也可能存在熊去氧胆酸,只是含量极少。

D在各种胆汁酸中,熊去氧胆酸是效果最好的溶石药物。

3.第⑺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文中“不幸的是,实验表明,偏偏熊去氧胆酸的溶石效果比鹅去氧胆酸好,而且毒副作用也更小,于是,胆熊的悲剧就这样开始了。”一句中的划线词语能否删掉?(2分)

5.今年2月,“活熊取胆”事件成为了微博热议的话题,请联系上文,结合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则微博,表达你的看法或抒发你的感受。(50字左右)(5分)

(1)以熊胆入药在中国、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都有较长的历史,广泛的用途和大量的需求使熊胆的价格急剧上升,市场的巨大利润驱使着人们开始残害黑熊。

(2)人们为抽胆汁方便,用铁笼、铁马甲迫使熊终生用一种固定姿势跪立,而那长年累月插在腹部的管子更加剧了黑熊们的痛苦。

 

1.(3分)(1)在熊肚子上割开一个口子(2)把导管伸到活熊的胆管内 (3)将熊胆汁导引出来(能抓住关键的词语,概括活取熊胆的过程,每一个过程得1分) 2.(3分)B 3.(3分)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具体明确地说明了胆汁酸有很多种,为下文介绍熊去氧胆酸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不同动物的胆汁有不同的成分,为下文说明人类因熊去氧胆酸而活取熊胆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评分标准:可以任选一种说明方法作答,答出说明方法得1分,解释说明方法的作用2分。仅回答出两种说明方法给1分。) 4.(2分)不能,“不幸的是”表达了作者的痛惜、无奈之情(结构上也起到转折的作用);“更”,表示程度上的限制;说明熊去氧胆酸的溶石效果远好于鹅去氧胆酸。加点词语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表达了作者对活熊取胆做法的鄙弃之情(考点:说明文也可以抒情的)。只写“不能”,不得分!! 5.示例1:不要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而让黑熊遭受痛苦。善待黑熊,它和我们一样是地球的儿女。不要让黑熊因为人类的无知和贪婪永远地离人类而去。 示例2:这么多嘴上说抵制熊胆制品,抵制活熊取胆的人,又有多少个真正关心这些熊的命运呢?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不要毁灭我们的地球…… 示例3:本应是在平静的自然里生存的黑熊,遭受人们利益驱使下的残忍虐待,连在宽阔的草地上舒展都成了难得。拯救黑熊,就是拯救我们的良知。 (评分标准: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对“活熊取胆”一事的看法得3分,表现情感得1分,富有文采得1分) 【解析】 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2.B中应是“在某些时候,可以起到溶解结石的效果。 3.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4.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5.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满分17分)

一个七美元的梦

(1)“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

(2)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乎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

(3)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度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

(4)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姗娜学拉父亲的那把小提琴。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陶醉在音乐中的小弟弟禁不住随着节奏跳起舞来,父亲轻轻地哼着,母亲也吹起口哨来,而我只是注意听着。

(5)我的手臂渐渐长长了,也试着学拉苏姗娜的那把小提琴。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柔美圆润的声音。“我多么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6)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孪生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的情景深深印在脑海中。“总有一天,我也要坐在那儿。”我默默地发誓。

(7)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吗?”“你用苏姗娜的那把不行吗?”父亲问。“我也想加入乐队,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琴。”

(8)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他大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分内容念给母亲听。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小一行字他没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喜欢的乐器。”

(9)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伦布城的回信。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伦布城的爱丽斯姑姑家。到姑姑家后,父亲打了个电话,我在旁边听着。他挂上电话后问我:“玛丽·卢,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科尔先生吗?”“当然想。”我回答道。

(10)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我们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请进!”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玛丽·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说完,芬科尔先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飞泻。“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

(11)奏完一曲,他转过身来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琴。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说完他把琴交给了我。

(12)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轻轻抚摸着琴。这把琴是用一种金光灿灿的棕色木料制成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温暖。“多漂亮啊!”我激动得气都透不过来了。

(13)我们回到爱丽思姑姑家,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到父亲向母亲挤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明白我和父亲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

(14)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象。随后几个月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额下的那温暖的琴木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15)加入学校乐队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身着白色队服,我俨然像个女王,坐在小提琴组的第三排。

(16)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礼堂里   A   (一个空座位都没有,形容人多)。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试音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当舞台聚光灯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   B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父亲和母亲也都看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赏它。

(17)岁月似乎过得更快了,两个姐姐双双毕业后,我便坐上了首席小提琴手的座位。

(18)两年后,我也完成了学业,把珍爱的小提琴放回到琴箱里,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先是接受护士培训,然后是结婚。在医院工作的几年里先后生育了四个女儿。

(19)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每次搬家,我都带着这把琴。每次打开行李布置居室时,我都要小心地把琴存放好,忙里偷闲时,想着我仍然多么珍爱它,且对自己许愿,不久以后还要用这把琴演奏几支曲子。

(20)我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喜欢小提琴的。后来,她们相继结了婚,离开了家。

(21)现在我面前摆着这张登着求购广告的报纸。我极力不再去回首往事,而把这则引起我对童年回忆的广告又看了一遍,放下报纸,心想:“一定得把我的琴找出来。”

(22)我在壁橱深处找出了琴箱,打开盖,把安卧在那玫瑰色丝绒衬里中的小提琴拿出来,我手指轻轻抚摸着金色的琴木,令人惊喜的是琴弦仍然完好无损。我调试了一下琴弦,紧了紧弓,又往干巴巴的马尾弓上涂抹了点松香。

(23)接着,小提琴又重新奏出了那些铭记在我心中的最心爱的曲子。也不知拉了多久。我想起了父亲,在我孩提时他竭力满足我的一切愿望和要求,而我都不知是否感谢他。

(24)最后,我把小提琴重新放回箱子,拿起报纸,走到电话旁,拨通了那个号码。

(25)当天晚些时候,一辆旧轿车停靠在我家的车道旁。敲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先生。“我一直祈祷着会有答复我登在报纸上的那则广告。我的女儿太希望有一把小提琴了。”他边说,边查看我的那把琴,“要多少钱?”

(26)我知道,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可此时,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回答说:“七美元。”“真的吗?”他这一问,倒使我更多地想起了父亲。“七美元。”我又说了一遍,接着道:“希望你的小女儿也会像我过去那样喜欢它。”

(27)他走后我随即关上门,从窗帘缝里看到他妻子和孩子们正等候在车子里。突然车门打开,一个小姑娘迎着他双手托着的琴箱跑过来。

(28)她紧紧抱住琴箱,接着双膝跪在地上,“咔嗒”一声打开箱子。她轻轻抚摸着红彤彤的夕阳辉映下的那把琴,转过身,一下子搂住了面带微笑的父亲。

1.根据(16)段的语境,按括号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2分)

答: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3.本文采用了那种记叙顺序?记叙的线索是什么?(2分)

4.文中写“我”在得到小提琴后多次用到“激动”、“珍爱”,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我”的这种情感的?(2分)

5.第(12)段中,作者写道:“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你认为“父亲眼里的泪水”表达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6.第(26)段中“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的一把小提琴,“我”为什么只卖“七美元”? (2分)

7.文中两次提到求购小提琴的广告,这两则广告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8.一把七美元的小提琴圆了两个小女孩的梦。文章题目是“一个七美元的梦”,对这个“梦”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题目。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初,范文正公(1)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2),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3)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1)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2)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3)扶病:抱病、带病。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2分)

(1)或异二者之             (2)士大夫敢往别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3.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2分)

5.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足蒸暑土气,____         ______。

2.______      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______     ___,决眦入归鸟。 

4.窈窕淑女,___         ______。

5.________  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6.______          ____,千骑卷平冈。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      ___。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   ____。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学名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的情节出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C.《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D.《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2分)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的作者都是朱自清。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诗经》,《出师表》,《陋室铭》。

D.鲁迅的《故乡》是散文,契诃夫的《变色龙》是小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