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美酒不要加咖啡 云无心 ①对于上世纪70年代...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美酒不要加咖啡

云无心

①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邓丽君是一个永恒的传说。她的许多歌曲曾经唱遍大街小巷,比如那首《美酒加咖啡》:“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我并没有醉……”

②不管是邓丽君还是这首歌的作者,大概都不会想到这首歌居然描述了一个科学事实:当酒和咖啡一起喝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喝了“一杯又一杯”,却还是感觉“我并没有醉”。最近,美国疾控中心和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却对“美酒加咖啡”的喝法亮出了红牌。

③在美国,酗酒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每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事故接近8万起。而在青年人中,把运动饮料与酒精饮料混合喝是一种时髦,而运动饮料中含有咖啡因、糖以及其他成分。2009年佛罗里达大学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运动饮料与酒精饮料混合喝的人,醉酒的发生率是单纯喝酒时的3倍,酒后驾车却是单纯喝酒时的4倍。而酒精导致的其他不良反应也大大增加。

④为什么咖啡因会让人更容易喝醉呢?美国疾控中心和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提供的解释是:在人们喝酒的时候,会根据一些主观感觉来判断自己已经喝下的酒量,但是咖啡因会屏蔽掉这种感知能力,所以喝酒者会不知不觉喝下 “一杯又一杯”了。但是,咖啡因不会帮助体内酒精代谢,所以它只是欺骗你喝下更多,而不帮助解决喝下之后产生的问题。

⑤除了这种时髦的“混喝”外,还有许多厂家生产加了咖啡因的酒精饮料,含有5%~12%的酒精,以及相当含量的咖啡因。一般而言,厂家不会标出咖啡因的含量。这种饮料投入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在年轻人中备受追捧。从2002年到2008年,市场占有率排在前两位的品牌销售量增加了67倍,达到了8 000多万升。而目前市场上大约有30个厂家生产此类产品。

⑥基于美国疾控中心公告中提到的原因,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为有必要对这类饮料的安全性进行严肃审查。2010年11月13日,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向生产这类饮料的公司发出公开信,说将会对这类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进行检查。

⑦但从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来说,酒精是传统饮料,而咖啡因是一种“植物精华”,再加上深受群众欢迎,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大概会受到公告的质疑。

⑧4天之后,四家生产这类饮料的公司成了“出头鸟”。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向他们发出了警告,正式指出它们加到酒精饮料中的咖啡因是“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要求他们在15天之内报告处理措施,否则就将通过法庭勒令他们停止销售。

(选自《读者》2011年第1期,有改动)

1.选文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2分)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它们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⑤段划线词“大约”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请你简要说说 “美酒不能加咖啡”的原因。(3分)

 

1.(2分)  逻辑顺序 2.(4分) 列数字、作比较(2分)。 准确突出地说明了将运动饮料和酒精饮料混合喝的危害(2分)。 3.(4分) 不能删去(2分)。“大约”,表示估计,数目不十分精确,删去后与原意不符(1分),  “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1分)。 4.(3分)(意对即可)人喝酒时,会根据主观感觉来判断自己的酒量,咖啡因会屏蔽掉这种感知能力,所以喝酒者会喝更多(2分)。咖啡因不会帮助体内酒精代谢(1分)。 【解析】 1.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从说明对象类型和标志等因素来判断说明顺序种类。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3.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4.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8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

B.武松是绿林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替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风雪山神庙,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C.《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D.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成功刻画了“硬汉子”鲁滨孙的形象。他在孤岛上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尝试播种大麦和水稻,虽然第一次失败了,但他锲而不舍,总结经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2.读2012年央视春晚相声节目《奋斗》的台词,回答文后问题。(3分)

曹云金:电视剧《西游记》台词我熟,尤其是  A 的台词。

刘云天:您说说。

曹云金:“大师兄,师傅让妖精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精抓走了,大师兄,我被妖精抓走了。”“师傅,大师兄说得对;师傅,二师兄说得对……”“放心吧,师傅,大师兄会来救咱们的。”……

①相声演员曹云金说的是“A”的台词,A指______________(人物名)。

②“二师兄”在《西游记》中是个重要人物,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写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回答文后问题。(3分)

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这则寓言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之《小石潭记》)

(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之《石渠记》)

[注] 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桥:架桥。③幽幽:水细流的样子。④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⑤倍尺:二尺。⑥泓:深潭。水深而广。⑦堕:落,流。⑧纡余:曲折伸延。⑨箭:小竹。⑩庥(xiū):同“休”,休息。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D.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2.解释划线词。(4分)

①心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清冽  尤:_________________

③昌蒲之 被:________________    ④然入于渴 卒: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②视之既静,其听始远。(2分)

4.甲乙两文都写到小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文通过景物描写,触景生情,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0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2005年约2000万,2011年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材料二 某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调查表

调查项目

调查总人数

抽烟喝酒

夜不归宿

打架斗殴

不良表现总数

占百分比(%)

留守儿童

500

177

74

25

276

60.2%

非留守儿童

500

39

24

5

78

15.6%

材料三 某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同年级学习成绩调查表

调查项目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人数

占百分比(%)

人数

占百分比(%)

优良数

61

50.8%

82

68.3%

中等数

28

23.3%

28

23.3%

31

25.8%

10

8.3%

调查总人数

120

100.0%

120

100.0%

1.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探究结果,提两条关注留守儿童的合理化建议。 (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的系列活动,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10字左右)(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0分)

蓬莱山又名“九仙山”,位于尤溪县坂面镇境内,距县城35公里,海拔1288米,峰顶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是尤溪最高的山峰之一。蓬莱山虽然是尤溪最早开发的名胜景点,而且是三明市最优美的旅游自然景区之一。

沿着蜿(yán)的盘山公路,可以看到蓬莱山诡奇多姿,千岩竞秀,峰峦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飞瀑,草木葱茏,山明水秀。山上有金鲫池、石棋盘、黑白二石子、炼丹灶、白鹤洞等胜景。同时,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峡谷险绝,山泉潺潺,苍松翠柏,风光旖旎。峰顶有岩平台方余丈,伫立于此可眺望方圆百里山河和村落。该山植被分布带明显,上部为高山草甸带,山腰以下生长茂密的针阔叶林、灌丛、修竹。站立山顶,只见重峦叠嶂,绿树成阴,云雾(liáo)绕,日出如盘,日落似血。极目远眺,尤溪河如玉练彩带般绕山而行,更给蓬莱山增添了几许秀气。

蓬莱山海拔800多米处,有一座禅峰寺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721年,寺的右边有两株千年古树——紫薇,枝叶婆娑,郁郁葱葱。禅峰寺后的仙峰岩,岩体巨大、气势如虹、景观奇特,岩体高达200多米,长800多米,是尤溪县目前发现最大的岩石壁。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4分 )

①蜿yán(     )          ②云雾liáo(     )绕

(     )奇多姿           ④郁郁(   )葱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分)

①极目远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重峦叠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12分)

1.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不以物喜, ______________;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古代送别诗中,说到王勃,你会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到苏轼,

你会想到“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说到王维,你会想到“________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

6.古诗词中有不少咏“荷”的诗句,请你写出意思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