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提示,完成小题。(5分)
当我第一次坐长途车进入厦门岛时,突然被眼前深蓝的海水点燃了沉睡的情绪。随着汽车深入市区,( )渐渐把我包围,有无数高楼如宝石镶嵌并向大陆延伸,成了一个真正的半岛。在这个风景如画的花园城市生活,既可享受大城市的奢华,又可保持方便和宁静,这似乎就是那句A箴jiān言“小的是美好的”最好之实践模型。在厦门,无论竞争多激烈,世事如何变迁,你会看到在家中、街边、大树下和青石板上,无论大款权贵还是贩夫走卒,一律一套茶具,一个做派,B品啜zhuì之间,悠然自得,但绝无成都茶馆的C喧嚣xiāo嘈杂,而是宁静优雅,好一个深沉了得。
1.语段中ABC三处划线的词语,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
2.为括号处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 )(2分)
A.花团锦簇 B.富丽堂皇 C.繁弦急管 D.昂然挺立
3.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出来。(2分)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4.诵读诗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流。周敦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坚守高尚节操。
5.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6.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的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根据对话情境,完成小题。(7分)
厦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行道自行车道要建林荫路,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同学甲:太好了,这样我以后漫步在大街小巷上,能更加赏心悦目地感悟到“幸福的厦门”了。
同学乙:这固然是好,厦门可以满眼绿意,更适合人居,让我们充分领略生命的多彩。但是如果要以牺牲原有的树木、花草的生命为代价,我则满怀痛惜与不舍。
同学丙: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向市政园林局建议将未达林荫路标准的路段因地制宜补植树冠大树荫浓的乔木,以达到林荫路标准呢?
同学丁: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苏州杭州的城市彩化经验,大量运用色叶植物和灌木进行搭配种植,使绿化彩化植物配置合理,层次丰富,色彩对比明显,形成绿化彩化的大色块效果呢?
同学甲:我也有合理的建议……
1.同学甲、同学乙和同学丙争论的焦点是:( )(2分)
A.厦门是否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B.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是要以牺牲原有的树木、花草的生命为代价的
C.厦门该如何更好地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2.下面说法与同学乙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他支持厦门在人行道自行车道上建林荫路
B.他不支持厦门在人行道自行车道上建林荫路
C.他希望厦门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同时能尊重原有植物的生命。
3.假如你是同学甲,你会发表怎样的合理建议?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3分)
作文展示。(50分)
生活之中不乏“转身”的情景,有些“转身”让人感动,有些“转身”让人回味,有些“转身”给人启迪……以一颗敏感的心捕捉“转身”的瞬间,发掘“转身”之隽永深意,在珍爱生命与热爱生命中,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根据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转身”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根据材料,以“转身”为内容,写一篇观点鲜明,说理充分的议论文
深层阅读。(16分)
转身 (李汉荣)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人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柬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
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人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个“转身”的画面?(2分)
2.文中“转身”有着怎样的内涵?作者借不同情境中的“转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3.揣摩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
(2)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
4.“一转身”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哪些表达效果?(4分)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第1自然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就是“寻找”的意思,它与“人海”相呼应,显得别致而生动。 |
|
B.第2自然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颇为耐人寻味的人生感受,同时也自然的引起下文。 |
|
C.从第5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事态度:即使是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乞丐,也应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关爱。 |
|
D.“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句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因人生苦短而生的惆怅。 |
古文阅读。(14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会天大雨( ) (2)今亡亦死( )
(3)扣宫门曰( ) (4)旦日,卒中往往语( )
2.用现代扣宫门曰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译文:
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
|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
|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
|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