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乙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①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②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③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越国以鄙⑤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⑥而夕设版⑦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⑧其西封,若不阙⑨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⑩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
【注释】①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佚(yì)之狐:郑国大夫。③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④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⑤鄙:边邑。这里作动词。⑥济:渡河。⑦版:筑墙;⑧肆:扩张 ⑨阙:使...减损 ⑩敝:损害。
1.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夫晋,何厌之有?
B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以其无礼于晋,
C ①问:“何以战?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D ①登轼而望之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 ②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_______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_______________
3.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划出两处。(2分)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下列各项叙中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两篇文章都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甲文中曹刿论战主要靠战前准备和战争时的谋略,而烛之武退秦师主要靠外交。
B 甲文内容中对战争起因,双方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这样不利于表现曹刿的“远谋”。乙文中“退秦师”的前因后果,简略交代,有利于集中笔墨突出烛之武形象。
C乙文中烛之武退秦师的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其绝妙之处整个说辞没有一句是站在郑国的利益上替郑国着想,而是处处站在秦国的利益上替秦国着想,最终说服秦君。
D两篇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甲文中曹刿深谋远虑,富有政治、军事才能;庄公虽平庸却不是一个昏君;乙文中烛之武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6.甲文中曹刿是“乡人”的身份,乙文中烛之武是“养马官”的身份,然而二人都能在国家危难之时力挽狂澜。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一个质量和纯度都很高的人生品质,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平平静静的四个字,包含了多少海底波涛的宁静,多少峰顶云高的淡泊。
17世纪,日本有一个叫百忍的僧人名声极佳。寺院附近有个女孩未婚而生产,女孩的父亲追问她新生儿的父亲是谁,女孩无奈,说是百忍。人们震惊了,狠狠地斥责了百忍,并把孩子送到了寺院,百忍轻轻一笑收下了孩子。许多年后,女孩良心发现告诉父亲那个小孩的父亲是另一位青年。大家这才知道错怪了百忍,去寺院向百忍道歉并接回孩子,百忍还是粲然一笑?承受奇耻大辱,大师却视若纤尘,这种透骨的修行岂止是宠辱不惊?
“二战”后,以色列建国,人民推举爱因斯坦做国家总统。总统,在这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去的滚滚红尘中,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爱因斯坦却拒绝了,那是智者平静如水的拒绝。今天,当我们想到他在科学上的巨大建树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位科学巨人面对镶满宝石的王冠轻轻摇动的一只手。
生活在任何一个微小的星球上,人,只是来去无由的尘埃,区别是有的尘埃大些有的尘埃小些罢了。所谓的宠辱更多的时候是心灵对外界错误的感应。其实正确的感应的强烈程度也取决于你的承受能力……可以轻轻放下,也可以重重地托起!
见过一些得势之人,那种得意忘形之态令人吃惊。生命的顶峰永远在高处,与阳光相比我们永远微不足道。还有一些人,可能生活不够顺利便抱怨,何必?就如爬山,跌倒了,可腿还在,何不重新起步?无论何时,心中想得应该是奋斗的目的,自身价值的实现,而非目的和价值的炫耀。
贫富不过百年,风骚安能永久?学会如何平心静气地面对荣辱,实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结构严谨,论证过程规范,纵观全文,开篇提出论点,中间证明论点,结尾总结观点。
B 文章第二段百忍僧人的事例、第三段爱因斯坦的事例分别是从“辱”“宠”两方面证明观点。
C 如果要为这篇文章论点增加事实论据,“韩信胯下之辱”可以为本文充当反面论据。
D 本文运用了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2.调动你的积累,试为文章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可从正面或者反面举例)。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 (2分)
A 节选5段文字是总分结构,第①为总说,②--⑤为分说,分说结构中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B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比中突出逆温层对作物种植的影响。
C二段到五段在说明影响物候来临因素方面出发点不同,前三段是空间因素,最后一段是时间因素。
D.根据文中物候知识推断,早春时节,黄冈桃花开放要比北京早,上海杏花开放要比武汉迟。
E.“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2.下面这句话中划线词能够去掉?为什么?(2分)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腾讯网5月12日娱乐资讯:十年尚且弹指一挥间,四年当然更是转瞬即逝、倏忽而过,转眼间今日已是5.12汶川地震四周年祭。站在5.12周年祭这个时间节点上,有太多的感慨汹涌心间。从四年前那个天崩地裂的时刻起,到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我们欣慰的看到,惨遭重创的地震灾区终于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伤口尽管尚未痊愈,但终究在日渐愈合;眼泪固然尚未全部拭去,但心中的悲凉终究有了一丝暖意。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总是很渺小;人死而不能复生,同样是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但是,对于逝者的祭奠与怀念,却并不能因为时间荏苒而淡化甚或飘散。5.12周年祭,注定将是一场“不能忘却的纪念”。何炅、韩寒、曹颖、李维嘉、马浚伟等明星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在腾讯微博上默默祭奠逝者。
韩寒今日凌晨00:50分在腾讯微博发了一个祈福、祭奠的表情,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深的情韵。
何炅(微博凌晨00:51分也发微博称“不能忘却”,并配一张心形的图,表示自己在内心里一直对这个特殊的日子记忆犹新,对逝者表示怀念与祭奠,希望活着人们能够更加珍惜上天所赐予的生命。
曹颖(微博还记得当时,在震后三天,赶往汶川采访。。。愿爱能填补悲伤的空洞,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李维嘉(微博):“5.12纪念日。愿:逝者安息,时间冲淡悲伤,用爱筑起希望。”
1.试为这则简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2.5.12四周年之际,请你也运用“发微博“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祭奠、祈福之情。(不超过30字)(2分)
我的微博: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A】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②(注释:②〔一边儿〕即同样的。)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B】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1.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五匹骆驼的,“骆驼祥子”的外号是祥子卖了骆驼之后才得来的。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精神世界是滞后而苍白的,祥子的堕落与他无力抵御花花绿绿的物质引诱有关。
D 《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新鲜、活泼,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2.分别概括文段【A】【B】中祥子的性格特点,并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的变化。(3分)
口语交际。(4分)
阅读增长智慧,经典滋润人生。黄冈市南湖中学发出“以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的倡议,努力在阅读中构建书香校园。
1.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补全同学小刚说的话。
七(8)班语文老师布置学生读名著《西游记》。同学小明家境较差,在书店花十几元钱买了一本普及本,到学校后,看到同桌小刚买的是一百多元的豪华本,小明有点尴尬。为消除小明的尴尬,小刚说:
2.南湖中学开展了“书香校园----阅读之星”的评选,这次活动里八(8)班的小华因为阅读兴趣强,阅读量大,阅读质量高被评为“南湖中学十大阅读之星”。颁奖仪式结束后,回到班上,同学们请她发表获奖感言。假如你是小华,你会对全班同学说些什么呢?(不超过50字)(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