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1.【课内学习】俗话说:“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1.【课内学习】俗话说:“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大自然中叶子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着自己。学了《叶》专题,请你说说叶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至少说出三点)(3分)

2.【口语交际】(3 分)

材料:2012年5月8日,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

“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这首歌是张丽莉老师最好的写照。她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塑造了一个平凡中蕴含不凡、危难时迸发大爱的最美女教师形象。请你给病床上的张丽莉老师发一条短信,表达你的关心和敬意。

3.【课外实践】(2 分)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上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并公布施行。但一些校车安全隐患仍然存在,校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呼吁全社会关心、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

 

1.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源;可做饮料、饲料、加工成药材;检验大气污染;建筑学的仿生材料;作为书写纸张,工艺材料;勘察矿藏、预报天气、地震等。 2.略 3.略 【解析】 1.本题考查“叶”的功能。根据“叶”专题的学习来说说“叶”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即可。 2.本题是一道口语交际题。称呼(1分),关心(1分),尊敬、敬佩或赞美(1分)。 3.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围绕学生的生命安全来拟写,语言简洁通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家海洋局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虎视眈眈地守卫着黄岩岛海域。

B.一代又一代青年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用青春和热血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

C.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奇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晶莹剔(tī)透狼藉(jí)

B.锲(qiè)而不舍矫(jiǎo)健

C.万恶不赫(shè)摒(bǐng)弃

D.毛骨竦(sǒng)然跻(jī)身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也说过,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源泉,兴趣对我们获得知识,取得成就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运动能使人健康勇敢,读书能使人博学睿智,音乐能使人优雅高贵……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它给你的成长带来了什么?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2)所填内容应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选取,但并不局限于以上列举的内容。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 X X”代替;

(4) 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表达与交流

今年春节黄金周,无锡惠山古镇接待游客接近70万,创下开放以来的历史之最。游人不仅可以在众多祠堂内参观游玩,一些著名景点还都安排了各种展览和演出。不过,5月7日记者从市物价局确认到,从5月20日起这些免费的文化大餐或许以后享受不到了,部分景点将开始统一售票。票价暂定为中国泥人博物馆:30元/人、次;惠山园(李公祠):10元/人、次;留耕草堂:10元/人、次;杨藕芳祠、顾可久祠、范仲淹祠、周濂溪祠、倪云林祠、陆宣公祠、徐孺子先生祠共7个祠堂合并票价为:30元/人、次;从免费到收费的突然转变,引起市民的热议。有人认为公共资源不应沦为收费工具;有人认为收费有利于重点文物的保护,也有人认为收费会影响人气和生意……

请你就此事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采莲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鹧鸪》)

4.爱惜芳心莫轻吐,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为风味月为香。(苏轼《莲》)

8.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