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把“是否”改为“的”)

B.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通过”“使”任删除一个)

C.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把“培养”改为“养成”)

D.有没有正确的环保理念,使低碳生活能实现的关键。(删除“有没有”)

 

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C项应该把“中学生”改为“中学时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听见有人chuò  qì (    ),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2.日落确实很美,色彩xuàn   lì(    ),变化多端。

3.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xiù  sh?u  páng  guān(    )

4.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xiāng  dé  yì  zhāng(    )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1分)

2.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

3.蒙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1分)

4.面对离别,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                   。”与入川的朋友作别,尽显洒脱之情(2分)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4分) 

                                                                   

 

查看答案

写作(40分)

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1)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2)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3)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4)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5)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6)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7)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8)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9)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10)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11)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12)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2分)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3分)

3.第⑧段中划线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4.品读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5.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

1.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2.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