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

②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么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③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很多书,有《泰戈尔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的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酸了?大家断定书中藏有纸钞,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某某。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④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⑤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得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闷闷不乐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的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⑥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讲的故事,不超过20字。(2分)

2.选文第②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请用第⑤段中原句回答。(2分)

3.第⑤段中: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句中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可理解为“测试物”,根据你的理解请说说老人要测试什么?(2分)

4.选文第④段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老人此时在想些什么?最少答出两点。(4分)

5.联系全文主旨,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第⑤段中“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4分)

6.请从修辞和内容两方面来欣赏结尾划线句。(4分)

7.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种爱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得到了父母的宠爱,朋友的帮助,老师的关心,这些都是我们的福气,千万不要把她当作理所当然的。当面对给予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举一个具体例子,说说你的做法。(4分)

 

1.老华侨只资助懂得感恩的孩子(意思接近即可)。 2.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3.测试孩子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 4.老人在想:(1)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在收到书后都无动于衷?(2)难道他们对别人的给予都不知感激?(3)难道这些孩子情感都那么贫乏?(4)如果孩子们真是都没有感激之心,那我们的后代就让人担忧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因为没有感激之心,即使受到别人再多的关爱,今后也不懂得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6.略 7.我们不仅要感谢对方,而且还有力所能及的回报对方。举例略。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时注意人物、情节的发展等即可。 2.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根据文章的第5段来筛选信息即可。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第五段的内容来分析原因即可。 4.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根据文章的情节发展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即可。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的主旨来理解语句的含义即可。 6.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提示:只要联系生活实际回答,符合题意即可。 7.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联系实际写出具体的做法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藻一一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微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1.文中②③介绍了微藻的哪些特点? (2分)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分)

3.说说下列句中划线词的作用。(3分)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 (4分)

5.除微藻外,你还知道目前世界各国为解决能源危机,正在开发或已经开发了哪些新能源?(要求列举两种以上,越多越好)你认为还有哪些能源可以开发?(4分)

 

查看答案

阅读《商汤见伊尹》一文,回答小题。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B.则耳聪,目加明加:更加。

C.子欲何之:哪里

D.则吾必而强食之说:通假字,通“悦”,高兴。

2.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3.在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的商汤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1)晓雾将                   (2)千不穷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两文作者在写景上都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准确描摹,描写角度多变,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你喜欢的一句。(2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朱自清在《春》中赞美春天的力量,写到: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春、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还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如(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              ”就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力量。

2.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                ”,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云横秦岭家何在?___                _

3.古人很注重修身养性。孔子讲一“恕”字,奉行“                       ”,陶渊明讲究“闲”,“采菊东篱下,               ”。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5.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给下面消息拟一个标题。(2分)

本报北京4月9日电  (余建斌、黄从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宣布,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已通过出厂评审,于4月9日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此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设施设备的检修检测任务,培训考核了各岗位人员。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据悉,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行状态良好,工作正常,具备执行交会对接任务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