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5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2.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3.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4.几欲先走(《口技》)
5.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
作文。(60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拿破仑.希尔的祖父是北卡罗莱州的马车制造师。老人在清理耕种的土地时,总会在田野的中央留下几株橡树,并用这些橡树制造马车的车轮。年幼的希尔对祖父的举动困惑不已,问:“森林中那么多树可以砍,你为什么偏偏用田野里的橡树做车轮呢?”祖父和蔼地笑了笑说:“森林中的树互相遮蔽,缺少风吹雨打,容易折断。田野中的橡树没有什么依靠,需要百般挣扎才能和大自然对抗,没有茁壮的身躯就难以存活。用它们做车轮,才可以承受沉重的负荷。”
在拿破仑.希尔的自传中,他表示,那是他一生中受到的最好的教育!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是否有所感触?是啊,森林中互相遮蔽的树,缺少风吹雨打,容易折断;而在田野中独立成长、身经磨练的橡树,才能承受沉重的负荷而委以重任!人生如树!你是否也想拥有橡树一样的人生呢?请你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术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选文有改动)
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2.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3.文章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2分)
4.文章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分)
5.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4分)
6.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3分)
长途跋涉的肉羹 林清玄
①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②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③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当时的交通不便,从风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④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问,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⑤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风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⑥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⑦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
⑧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⑨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
⑩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⑩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⑩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3分)
2.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2)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3.请说说题目的含义及作用。(3分)
4.第④段中提到爸爸遇到“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请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当时的惊险情状。(3分)
5.结合文中父亲的行为,谈谈你对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请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2. 出淤泥而不染, 。(宋·周敦颐《爱莲说》)
3.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5.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如梦令》)
7.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写下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的千古名句是: , 。
8.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经常托月抒怀。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贬谪远方朋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6分)
阅读《骆驼祥子》回答下面问题。
1.祥子有个最大的梦想,后来发生的诸多事情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祥子的梦想是什么?(2分)
2.请写出导致他梦想破灭的两件事。(2分)
3.祥子梦想的最终破灭说明了什么?(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