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钱钟书在年轻的时候就很书生意气,勇于臧否人物。 |
|
B.每到四月中旬,漫山遍野的梨花就风华正茂地绽放开来,小村庄就完全笼罩在一片白色世界中。 |
|
C.过去也有不少官宦,以及大家仰慕的翻云覆雨的人物,莅临讲话,但都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 |
|
D.父亲去世后,他无比悲痛,经常伫立在父亲墓前吟咏诗句,长歌当哭。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沧桑追溯钮扣碟血浪遏飞舟 |
|
B.彷徨精捍漫江斑斓陨身不恤 |
|
C.惆怅凄婉讴歌萧瑟万户侯 |
|
D.绯红踌躇立仆篱芭暗然神伤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沁园春(qìn)惩创 (chuàng)峥(zhēng)嵘发酵 (xiào ) |
|
B.寥廓(kuò)颓圮(pǐ)百舸(gě)长歌当(dāng) 哭 |
|
C.尸骸(hái)登载(zǎi )干(gàn)练忸(niǔ)怩 |
|
D.诧(chà)异 青荇(xìng)慰藉(jí)长篙(hāo ) |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一座小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的,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妇见到这群天鹅,非常高兴,于是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鱼虾招待它们。冬天来了,这群鹅竟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老夫妇就敞开它们茅屋的门让它们在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吃的,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时,饿死了。
作文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综合实践(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语言表达。
在朋友家做客,我们聊兴正浓。21点时,朋友歉意地说他得打个重要的电话。室内顿静,电话拨过之后却不见朋友说话,而另一端也是一片寂静。朋友却神情专注,持特有的一份温情。撂下电话后他幸福地说:“很奇怪吧?是给我母亲打的。老人聋哑,她的电话就放在床头柜上,每晚尽量侧身睡,为的是看清来电显示。其实这个电话就我和弟弟打,母亲看见来电显示就知道是我,或者是弟弟。‘通话’的时候,虽然双方什么也不说,但母子之心一线相牵——我们知道母亲安康着,母亲也知道她的儿女们平安着……”
故事鲜有,孝心独具。但,人的感情是相通的,因而体验不难!请你说说看到这个故事的内心感受。(不少于100字)
名著阅读(5分)
众人来看时, 以柳絮为题,限各色小调.紫鹃炷了一支梦甜香,大家思索起来.一时黛玉有了,写完.接着宝琴宝钗都有了.他三人写完,互相看时,宝钗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们的,再看我的。”……说着,看黛玉的是一阕《唐多令》:“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因又看宝琴的是《西江月》……宝钗笑道:“终不免过于丧败.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众人看道是:“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湘云先笑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又看底下道:“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的好,自然这首为尊……”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1分)
2.面对飘飞的柳絮,黛玉有着和别人完全不同的感受,一首《唐多令》足见她孤苦无依的人生境遇,结合具体词句体会林黛玉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2分)
3.众人认为宝钗的词为尊,宝钗也说自己的词不落俗套,试分析“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两句表达了宝钗怎样的人生愿望?(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