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是
| A.①哺育 相辅相成 ②竞赛 茅塞顿开 | 
| B.①真谛 根深蒂固 ②伶俐 高屋建瓴 | 
| C.①阴晦 谆谆教诲 ②绯红 妄自菲薄 | 
| D.①恣意千姿百态 ②自诩栩栩如生 | 
作文(50分)
在我们的心底有很多美妙的歌声:有的充满正义,有的蕴含真情;如自然的天籁,似丝弦的低语;飘动着明亮的希望,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
请以“心灵之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阅读《君子不器》,完成小题。(共9分)
君子不器
①孔子说:“君子不器。”器,即指有特定用途的工具或用具。“不器”是君子应该具备的道德人格。
②人,如果只能在特定的技术领域有用处,便只是“器”了。如一个修鞋匠或电脑工程师,假如他们的知识和兴趣只局限于修鞋或电脑,只在这两项事务中有见解,他们就是“器”。
③君子不是只有一种用途的工具,君子的能力不局限于一个行业,君子的视野更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他关注人类的事务,关注人类的命运与未来。
④君子保持自己的良心,他在一切人类事务上,都能立足于人类整体的利益,基于正义,作出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
⑤人若是器,比如是一把刀,让他去切菜也行,让他去砍杀无辜也行;而君子,如果他是一把刀,他可以帮人砍柴,帮人切菜,但决不会被别人胁迫而去杀害无辜。这样的刀,是有精神的刀,就不再是器。君子不仅有能力根据正义判断是非善恶,更有勇气去坚持正义并付之于行动。
⑥法国上尉巴特勒,随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并参与了劫掠圆明园。随后他写信给法国文豪雨果,征询他的“意见”。雨果回信如下:“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⑦这就是著名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巴特勒本想得到大文豪的赞誉,没想到得到的却是愤怒的谴责。雨果为什么如此愤怒?因为他是不器的君子。
⑧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日军侵华时,他与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于1938年1月5日在英国发表联合声明,斥责日本侵华,呼吁世界援助中国。主张抗日的沈钧儒、章乃器等“七君子”被捕入狱后,他又联合杜威、孟禄等著名知识分子通电援救,向国民党当局施加道义的压力。
⑨这些发生在远东的事件,离他的生活,离他从事的专业,实在是太远了,他为什么甚至不惜“干涉他国内政”,指手画脚?因为他是不器的君子。
⑩【甲】 ,【乙】 ,【丙】 。正因为如此,君子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专业领域上,更在人格精神上。
1.第②段列举修鞋匠和电脑工程师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2.阅读文章,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雨果和爱因斯坦都是“不器的君子”。(4分)
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基于正义的判断 ②基于人类的视野 ③基于勇气的行动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共8分)
①目前,熊胆产品的使用在中国引起争议。从现实情况看,人类使用熊胆产品并非是食用,也并非它是补品,而只因它是一种药物和保健衍生品。
②熊胆用药最早载于《唐本草》,明朝的《本草纲目》也有详细论述。熊胆可以健胃、镇痛、促进胆汁分泌等。熊胆粉则是人工取熊的胆汁经过加工后制成,具有平肝明目、杀虫解毒等功效,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蛔虫作痛、惊厥抽搐、热毒咽喉肿痛等症。
③现在,市场上的熊胆衍生保健品主要是解酒护肝产品。熊胆解酒醒酒的机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能在肝脏内促进酒精的氧化分解,减轻酒精对肝脏及其他器官的损害;二是能为人体内肝脏分泌胆汁提供原料,从而缓解肝脏解毒压力,保护肝脏。
④【甲】然而,熊胆产品的保健功能只是一种奢侈需求,不属于人类的必须需求,护肝的最好方法是少喝酒和不酗酒。【乙】而且,本着保护动物的目的,即使作为人类必须的药品来使用,熊胆及其他动物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也应当有一些原则。
⑤目前,动物保护组织和欧美医学界形成的使用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基本原则是减少、替代和优化。
⑥从传统医学角度看,熊胆起到作用并不是无可取代的。事实上,在《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中就有用其他草药取代熊胆的药方。中华国医医药协会香港协会的报告显示: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功效,包括常春藤、蒲公英、菊花等。多数情况下,植物药材与熊胆同样有效。
⑦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熊胆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胆酸,它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得到,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杂质更少,可替代熊胆用药。我国的人工熊胆配制处方和工艺早在2006年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人工熊胆的临床试验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也取得了等量替代熊胆的效果。
⑧使用熊胆、迷信熊胆的传统主要在亚洲。熊胆的主要来源亚洲黑熊已被列为最濒危的物种之一。韩国2011年宣布要在十年内退出这一行业,在熊胆和其他野生动物产品等的消费上,中国也正逐步加大对“减少、替代和优化”原则的宣传力度。
1.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的【甲】【乙】两句怎样体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分)
2.请你借助文章中的知识,判断下面一则宣传熊胆产品的广告是否妥当,为什么?(4分)
【广告】ⅹⅹ牌熊胆胶囊,护肝保肝排毒素,解酒灵丹乐万家——多喝也不怕!ⅹⅹ牌熊胆胶囊,清热消炎去肝火,天然产品无替代——疗效顶呱呱!
阅读《山中少年今何在》,完成小题。(共15分)
山中少年今何在
铁凝
① 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写过一个名叫《意外》的短篇小说。
②小说大意是:北方深山里的小村子台儿沟,很少有人出去照相,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半个村子也会跟着热闹几天。主人公山杏在南方当兵的哥哥来信要张“全家福”照片,于是山杏一家换上过年才穿的新罩衣,搭了五十里汽车,走了二百里山路,第三天才来到县城。在照相馆,他们甚至来不及惊叹,照相就结束了。半个月后,他们接到一张陌生姑娘的照片。山杏家挂出了这张照片,有人问这是谁,山杏说那是她未来的新嫂子。
③那时我是杂志的编辑,有时会在深山农村短暂地采访。在一个名叫瓦片的村子里,我在“山杏”家里住过。那一带交通不便,村子很穷,白面特别珍贵,家里有人生重病时,男主人才会说一句:煮碗挂面吃吧。我却被当成贵客款待,他们为我煮挂面,煎过年才舍得吃的腊肉。当我临走把饭费留下来时,他们全家吃惊地涨红了脸,好象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在这个家庭,我见到了土墙上挂着的唯一一张城市年轻女性的照片,就是我写进小说里的那一张。有位德国作家说过,变美是痛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们对这照片的态度,就是把痛苦变成了美吧?还有善良。
④二十年后,瓦片村已是一个著名旅游风景区了。铁路和高速公路铺了过来,更多的外来人发现这里有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清澈明丽的拒马河……村民大多开起家庭旅馆。一部电影的拍摄需要农户的院落,我毫不犹豫地向导演推荐了“山杏”家。制片主任问我场地租金怎么算,我很有把握地说:“你就随便给吧,他们不会计较。”但事情并不似我的预料,“山杏”爹总是向我申诉摄制组付他报酬的不合理。他说,摄制组用墨汁把新房的白屋顶刷成了黑色,大灯把院里一棵石榴树烤成了半死……这都是钱啊,可都没给。我帮助他向摄制组要钱,心中却时有恼火:要是没有车呢?一切不是单纯得多吗?
⑤交通和旅游业带来了财富,在进化着乡村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扮演了催生欲望的角色。瓦片和周边的村子都富裕了,也就渐渐出现了相互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于是就有了坑骗游客、出售伪劣商品等各种为钱而起的事件。如果没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入侵,贫苦的“山杏”们的思维逻辑将永远是宽厚待人。
⑥可是,谁有权力不让“山杏”们利用大山的风景富裕起来呢?谁有权力不许一个乡村老汉投诉亏待了他的摄制组呢?
⑦我想起一个深山里的少年。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一个名叫小道的村子里,顺着雨后泥泞的小道走进一户人家,看见在堆着破铁桶和山药干的窗台上靠着一块手绢大的石板,石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三行字: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⑧问过院子的女主人,她告诉我这是她九岁的儿子写的。那三行字迹歪扭的诗打动了我——我认为那是诗。那诗里有一个少年的困境,愿望,他的情怀和尊严,有太阳的起落和他的向好之心。那天我没有等到孩子回家,但我一直记着他。
⑨今天那个少年早已长大,或许还在小道种地,或许已经读书、进城。假如在今天,把他的诗改动一个字,变成“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富呢?”,我还会认为这是诗吗?
⑩贫穷让人陷入困境,而财富可能让人解脱某些困境,但也有可能让人陷入更大的困境。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我们的欲望也一再扩大。为什么我常会怀念以前的山杏一家?我想说,虽然我愿意赞美现代化带给人类的所有进步和财富,但我还是要说,巨大的物质最终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它从来都该是更大的精神和道德力量的陪衬。
?“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人,什么时候,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呢?
(有改动)
1.在文章第③-⑤段,作者写了二十年前后瓦片村的变化及自己的感受。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4分)
| 
 | 生活状况 | 对待外来人 | 作者的感受 | 
| 二十年前 | ① | ② | 感动 | 
| 二十年后 | 富裕 | ③ | ④ | 
2.请结合文章,说说结尾句中的“更好”指的是什么。(4分)
3.作者为什么一直记着山中的少年?以“山中少年今何在”为题有何目的?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个字)(7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小题。(共8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词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把酒临风 | 
| B.得之心而寓之酒所识穷乏者得我 | 
| C.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 | 
| D.负者歌于途负箧曳屣 |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秀:
(2)苍颜白发 苍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云归而岩穴暝
(2)颓然乎其间
4.结合第②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乐亦无穷”的原因。(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