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
A.宇宙原始气体也可生成能源矿藏这一新发现,将大大丰富人类能源认识的范围,并为新能源的寻找开辟领域。 |
|
B.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
|
C.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好的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
|
D.能否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前提。 |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A.地方:土地方圆。 |
B.私:偏爱。 |
C.莫:没有谁。 |
D.蔽:隐蔽。 |
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
|
B.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我们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夺取全面胜利。 |
|
C.有些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
|
D.入夜,亮化扩建后的梁青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
A.责无旁贷(dàì)吞噬(shì ) |
|
B.无与伦(lún)比 摒(bìnɡ)弃 |
|
C.毛骨耸(sǒnɡ)然伫(shù)立 |
|
D.面面相觑(qù) 迸(bènɡ)溅 |
按要求写作 (45分,其中书写5分)
生活中,有很多触动我们心灵的力量:日月交辉,草长莺飞,蓓蕾初绽;父母的深情,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关爱;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一个眼神……都可能在刹那间触动我们的心灵。
多少古代圣贤、多少时代精英、多少平民百姓,他们的一言一行、深遂思想、高尚人格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莫大的震撼与鼓舞。这种触动心灵的力量是无形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
请以"触动心灵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阅读《守候妈妈的鞋印》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1)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常常要到离单位20公里的小村子里去拍些风景照片。村子不大,有100 多户人家,虽说依山傍水自然风景优美,但地处偏远,村里出行仅靠一条土路与外界相连。
(2)去的次数多了,就熟悉了村头靠近路口的一户人家,石头砌成的三间房子,屋后是一排白杨树。家里住着一老一小。老奶奶有70多岁了,小孙女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儿媳妇在南方打工,每年春节回来。
(3) 夏日的一天,拍完风景图片,已是时过中午,有些口渴难耐的我,从山上下来,直奔那三间石头房子。院门半开,老槐树底下有一张小木床,老奶奶睡着了,小孙女看见我来到了门口,正要叫醒老奶奶,我急忙摆摆手,随后向她做了个喝水的手势。
(4)小女孩扑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望着我干裂的嘴唇。我摘下墨镜,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冲她微微一笑。她认出我来,转身就向石头房子里跑去,然后端来一葫芦瓢清水。
(5)农家的的水清凉甘甜。小女孩长得很白净,好奇地看着我脖子下挂着的照相机,怯怯地问:"阿姨,你能给我照个像吗?"我顺手把葫芦瓢放在车架子上,高兴地说:"好嘞,来,你到那边有花开的地方,阿姨给你拍一张,下次来送给你。"
(6) "阿姨,我想让你拍妈妈的鞋印。"小女孩乌溜溜的眼晴里充满了渴望。我有些不解,端着照相机,一脸茫然。
(7)小女孩低着头小声说,村里好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妈妈和爸爸走的那天,很冷,天上下着雨,爸爸和妈妈背着两个大包顶着雨出门去了。妈妈走在爸爸的后面,穿着一双黑色的布鞋。妈妈走了之后,大门外有妈妈留下的脚印,等我想妈妈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蹲下来看妈妈的脚印……
(8)我害怕妈妈的脚印被人踩没了,找一块塑料口袋盖在上面,用破锅盖罩着,破锅盖的上面是枣树枝。小女孩边说,边拉着我走到大门右边,蹲下来,轻轻地拿开干枯的枣树枝,揭开破锅盖,掀起五个塑料袋,露出一个轮廓较为清晰的女鞋印,右脚的。
(9)我的眼睛霎时潮湿。
(9)小女孩用手掌不停地拂去鞋印边上洒落的泥土;用手指抠出鞋印里的小泥块;撮起小嘴轻轻的,一点一点的,把鞋印吹得干干净净后,一双小手在鞋印里,轻轻地摩挲……
(11)端起相机,镜头里的鞋印和那双细嫩的小手,让我看到一个幼小的心灵,沿着悠长悠长的四季,默默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煎熬和漫长无边的等待,静静地守候那份鞋印里的母爱。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事件。(不超过15个字)(2分)
2.第(9)段说"我的眼睛霎时潮湿。"请联系全文,想象"我"此时的心理活动,用40字左右描述出来。(2分)
3.联系全文,简要点评文中划线句的表达作用。(2分)
4.读了本文后,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小女孩或她的父母说,请写在下面。(2分)
对 说:
5.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留守儿童(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个)。你觉得学校或班级应该怎样关心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请提一条合情合理的建议。(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