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论语》、《童趣》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

阅读文言文《论语》、《童趣》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2分)

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数十

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观之,兴正浓

D.鞭数十,驱之别院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三句中任选二句)(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60字以内)(3分)

                                         

 

1.①多次进行自我反省    ②用鞭子打  2.B 3.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③ 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都被它吞了进去。 4.略 【解析】 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2.B是“结构助词,的”,其他的都是“代词”。 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4.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文实践活动(10分)

下面是实验中学某班同学开展“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

1.第一天,语文老师利用一节课回顾了语文课本中有关写四季和自然的文章,并设计了一个问题:根据课本中出现的文章用一组排比句概括这些文章写出的四季特点:(2分)

朱自清的《春》描绘了一副生机勃勃的春景,梁衡的《夏感》描绘了紧张、热烈、急促的夏的旋律,何其芳的《秋天》描绘了    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绘了     的冬天。

2.接着,语文老师列举了一些描写四季的诗词,请将这两组诗词补充完整。(4分)

春天:                              

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冬天:                              

3.第二天,语文老师将大家带到郊外感受自然。在前往郊外的途中,一些同学看到的的景色让他们想起了学习和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心中感到十分郁闷和怅惆;而另一些同学看到的景色却让他们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希望,精神振奋。语文老师告诉他们: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也千差万别。前者可以称为“令人怅惆的秋景”,后者可以称为“令人振奋的秋景”。

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用文字描写这种秋景。(4分)

我会选             ,我的描写是:(不少于30字,不超过80字)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____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号召同学们竞争各学科课代表,你想自荐担任初中语文学科课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呢?(不超过40字,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B.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C.小明学习一向刻苦认真,上课时,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他总是随声附和,积极回答。

D.在他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B.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D.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