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通...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后,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B.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购物袋。

C.在地震后,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在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美好新家园。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缺少主语,去掉“可以使”即可。C项缺少主语,去掉“用”即可。D项前后不合逻辑,去掉“是否”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水,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他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D.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查看答案

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四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宽shùmoú取鹤利鸡群莫衷一是

B.睥kūn鹏藏污纳垢左右逢源

C.门méihàn首花团锦簇随机应变

D.招laípì美盛气凌人一视同仁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避开(xuān)    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    (fān)滋味在心头。书犹如浩  (hàn)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     (péng)湃。我仿佛是大海里一叶扁舟,欣赏着变    (huà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查看答案

我没想到我如此__________(浮躁 虚荣 坚强  幸运  依赖父母……)

要求: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的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3.字数在600字左右;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口技  清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A.便有妇人惊欠伸

B.几欲先

C.款扉

D.今客

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

A.无敢哗/念无与为乐

B.为妙绝/愚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业/以丛草

D.酷类声耳/真无马邪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5.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3分)

6.【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