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节选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了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文段所写的内容。(3分)
2.简要分析下面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2)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3.老头子是如何把鬼子引进自己设好的圈套的?(4分)
4.文段着重突出了对老头子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了老头子什么特点?(4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A.杀戮(lǜ)蹒跚(mán) |
B.要塞 (sài)吊唁(yán) |
|
C.遗骸(hái)丘壑(hè) |
D.称心(chèng) 纠正(jiū) |
作文:(60分)
请以“那一缕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③不少于600字。
《颜回好学》
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②死。孔子哭之恸(tòng)③,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④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①回:颜回,又称颜渊 ②蚤:同“早” ③恸:哀痛之至 ④鲁哀公:鲁国国君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门人益亲益:更加 |
B.不迁怒迁:转移 |
|
C.不贰过贰:重复 |
D.今也则亡亡:死亡 |
2.请将“弟子孰为好学”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3.你从颜回身上得到什么启发?(3分)
《与朱元思书》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点词的意义。(4分)
⑴ 略无阙处 阙: ⑵ 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
⑶ 沿溯阻绝 沿: ⑷ 属引凄异 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
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
|
C.或王命急宣或凭或立,不一状 |
D.其间千二百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3.请将文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4.文章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