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
A.我上山砍了三个月的柴。 |
|
B.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不仅向国家交纳了200万元税金,而且还清了银行贷款。 |
|
C.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
|
D.不管你学习什么,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
|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
|
C.到上海参观世博园的游客,虽然来自世界各地,萍水相逢,但在进馆排队的漫长等待中,他们互相攀谈,一下子成了朋友。 |
|
D.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A.逃窜 销声匿迹 英雄倍出 |
B.渴慕因地制宜神采飞扬 |
|
C.晨羲肆无惧弹惴惴不安 |
D.雄垮委屈求全淋漓尽致 |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的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
|
B.“闲居”中的“少邻并”的意思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
|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
|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分。 |
|
B.“僧敲月下门”句以动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
|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名词。“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一个性就 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豪迈与豁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