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厉王虐,国人谤①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②,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⑤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⑥,为民者宣之使言⑦。……”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有删节)

注释:①谤:公开批评指责。②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③目:用眼睛看,表示敢怒不敢言。④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⑤壅(yōng):堵塞。⑥为川者:治水的人。导:疏通、畅通。⑦宣:开导。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臣之妻臣(       )   (2)期年之后  (      )

(3)吾能谤矣(      )   (4)乃王于彘(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3.甲乙两文都是写大臣的进谏,两位君王对于进谏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又分别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分)

4.根据上面两则文言材料,简要概括齐威王和周厉王各自的特点。(2分)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纳谏,这种比喻说理方法,情理兼备,非常贴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B.乙文的召公谏词的中心论点是“为民者宣之使言”。用“防川”来喻“防民之口”,说明民言不可堵。又用“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喻,说明用高压手段堵塞民言将会产生的危害有多大。这些比喻自然贴切,使说理形象生动。

C.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者,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D.从思想价值来看,乙文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思想,是古时臣子向君主提出的建议,这在今天已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

 

1.1)偏爱 (2)满一年(3)阻止,消除(4)流放(4分,每小题1分) 2.(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的人开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每句2分,共4分。漏掉词语或翻译不准确,酌情扣分。) 3.齐威王的态度:称“善”,开门纳谏,广开言路,而且大加奖赏;结果: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周厉王的态度:“怒”“不听”,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王的人,堵塞言路,进而屠杀谤者;结果:“国人莫敢出言”,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4分) 4.齐威王: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知错就改,从谏如流,有所作为。周厉王:暴虐凶残,专横而愚蠢,刚愎自用,拒不纳谏。(2分) 5.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两位君王对于进谏的态度分别以及分别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齐威王和周厉王的描写来分析两个人物的形象即可。 5.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中提出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磁场如何影响人体?

毕东海

信鸽辨别方向的能力特别强,即使上海的信鸽带到新疆放飞,它仍然会飞回上海。路途中就是碰到狂风暴雨,它也不会迷失方向。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辨别方向的本领呢?科学家对信鸽进行研究,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把磁棒和铜棒分别绑在一些鸽子身上,然后运到很远的地方放飞,选择在阴天。结果很有趣,绑着铜棒的鸽子,飞行方向正确,都安全返回主人家。而那些绑着磁棒的鸽子却满天飞失去了方向。这个实验说明鸽子能利用地磁场导向。绑了磁棒的鸽子,识别地磁场的本领受到磁棒的干扰,自然也就迷失方向。

科学家对候鸟迁徙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候鸟体内有“雷达”,它能够根据自己的电磁场同地磁场的相互作用来正确定向。为了证明这一点,秋天,科学家把候鸟关进笼子里,用布罩起来,不让它们看到外面世界。这些鸟却固执地聚集在笼子的南部,准备向南飞。后来,把笼子放在一种磁场装置里,这些鸟儿就失去了方向,在笼子里到处都有。可见地磁场对它们是多么重要了。不光鸟类,就是一些昆虫,甚至细菌也会对地磁场有感受之能力。有一种细菌,总是一头朝南,一头朝北。从不在东西方向上“躺”着。这就充分说明它也有感知地磁场的本领。有的鱼儿,把它放进陌生的静水池里,它也是朝着南北方向游动。有种白蚁能在南北方向上建巢,因此称这种白蚁为“罗盘白蚁”。

医学家发现,人类的某些疾病与地球的磁纬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猩红热多数发生在北纬30-60°和南纬10-40°范围之内,而且发病率与地磁的变化有关。在一些地磁异常的地方,人们患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和精神病的人数,要比地磁场正常的地区高120%—160%。这充分说明,地磁场与某些疾病相关。

那么,地磁场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呢?解释有多种,但都不理想。一种认为人体的各部分都有水,水在地磁场中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这样,当地磁场变化后,自然影响到水,也就使人体功能也发生变化,引起某些疾病。

有的学者认为,人的各种器官也是有磁场的,即使地磁场发生微弱变化,也会引起头脑、血液等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导致机体功能受影响,功能失常,疾病出现。也有人认为,人是处在不同生态环境之中,因此人的每个器官都带有当地地磁生态的烙印。当地磁变化后,人就会出现生理反常,产生反应,引起疾病。当然,还有人提出生物膜理论以及其他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使人满意。地磁场到底如何影响人体的,特别是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生理活动的影响,尚没有科学的解释。但愿本世纪内科学家能找到答案。

1.文章以信鸽辨别方向的能力特别强开头进行说明,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

3.第四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由这句话可判断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4.综合全文分析概括,现在有几种关于地磁场影响人体的科学解释?(4分)

 

查看答案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了。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老头子是用什么方法使鬼子束手挨打的?(2分)

2.选文主要通过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塑造了老头子怎样的形象?试举一例分析。(4分)

3.选文中有四处环境描写如诗如画,分别找出并分析其作用。(4分)

 

查看答案

曾子杀猪

《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为汝杀彘②。”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③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女:通“汝”。②彘:读"zhì”,猪。③婴儿:小孩。

1.下列语句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曾子欲捕彘杀之      B.曾子之妻之市

C.今子欺之            D.其子随之而泣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妻适市来                                                            

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查看答案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香远                 ②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陶渊明的“独爱菊”与周敦颐的“爱莲”分别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谁?(4分)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漫兴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1)糁:米粒。(2)点:点缀。青钱:铜钱。(3)稚子:小野鸡(4)凫雏:水鸭幼雏。

1. 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把诗中后两句的景色描绘出来。(3分)

2.第二句“点溪荷叶叠青钱”中有两个词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找出来并做点评。(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