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2分)
(1)箬蓬覆之(指代“船舱”) ( )
(2)石青糝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
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1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
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
4.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加横线的字。(2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交辉: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3) 念无与为乐者 念:
(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甲】和【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又有所不同,试加以分析。(2分)
【甲】:
【乙】:
按要求填空。(12分)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融叙述、写景、抒情于一炉,暗写诗人内心激愤和抑郁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
名著阅读。(6分)
1.《济南的冬天》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有 、 等。
2.《皇帝的新装》作者是 ,他一生创作了 、 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找出并在原句中改正。(4分)
①春天的黄河入海口是一个美丽多姿的季节。
②我们看到窗外的树枝被寒风吹得沙沙作响,纷纷扬扬的雪花随风飘舞。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火红的太阳 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②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 着。
③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支很小的白船儿,不要 他无端如梦。
|
A.烘烤蜷缩惊异 |
B.映照瑟缩惊异 |
|
C.映照蜷缩惊讶 |
D.烘烤瑟缩惊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