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⑤“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的笑着说,就象听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⑧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已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们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寒威和冷气。

——《风筝》

1.语段①中的“惩罚”和语段⑦中的“沉重”具体指什么?(4分)

①惩罚:                                                               

②沉重:                                                               

2.语段③—⑤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了                       _      __                              。(共4分)

3.语段④划线句子“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3分)

4.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3分)

 

1.①惩罚:指对自己年少时粗暴武断的举动所产生的精神的责罚。  ②沉重:指小兄弟对过去的事情全然忘记,毫无怨恨,自己内心更深沉的悲哀。  评分:意思对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2.对比 ; “我”深深的失落、悔意和悲哀。  评分:第一空1分,第二空3分。共4分。 3.“生”既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又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 上。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4.“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 才能摆脱悲哀。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评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解析】 1.学生能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主题,理解词语含义 2.了解常用的对比手法的特点,并明确其手法的表达作用。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做具体分析。 3.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4.“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一语双关,更是指心头的悲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①项为之                 ②如鹤唳云端         

游其中               ④则千或百          

2.下列语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昂首观之

B.心之所向

C.驱之别院

D.使之冲烟而飞鸣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②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4.“拔山倒树而来”一句中,“山”指           ,“树”指            (2分)

5.作者的“物外之趣”,全凭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那些富有童趣的情形?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3分)

 

查看答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阅读下面的宋诗,自选一个角度(炼字、赏句等)进行赏析。(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某实验中学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手抄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2.“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查看答案

填空。(6分)

1.《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 寄托了无尽的归乡情思。

3.曹操《观沧海》中的“                                         ”状写虚景,突出表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超凡的气概。

4.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充分体现了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

5.李白的诗句“                                      ”把自己对好友王昌龄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6.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以“                                      ”的议论点题,表达了对当权者的讽谏之义。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自选描写对象再写一组句子。(3分)

例句: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仿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