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⑤“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的笑着说,就象听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⑧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已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们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寒威和冷气。
——《风筝》
1.语段①中的“惩罚”和语段⑦中的“沉重”具体指什么?(4分)
①惩罚:
②沉重:
2.语段③—⑤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了 _ __ 。(共4分)
3.语段④划线句子“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3分)
4.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①项为之强 ②果如鹤唳云端
③神游其中 ④则或千或百
2.下列语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昂首观之 |
B.心之所向 |
|
C.驱之别院 |
D.使之冲烟而飞鸣 |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②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4.“拔山倒树而来”一句中,“山”指 ,“树”指 (2分)
5.作者的“物外之趣”,全凭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那些富有童趣的情形?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3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阅读下面的宋诗,自选一个角度(炼字、赏句等)进行赏析。(3分)
综合性学习。(4分)
某实验中学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手抄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2.“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填空。(6分)
1.《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 ” 寄托了无尽的归乡情思。
3.曹操《观沧海》中的“ , ; , ”状写虚景,突出表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超凡的气概。
4.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 ”,充分体现了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
5.李白的诗句“ , ”把自己对好友王昌龄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6.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以“ , ”的议论点题,表达了对当权者的讽谏之义。
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自选描写对象再写一组句子。(3分)
例句: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仿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