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0分) 泰宁上清溪全程约十六公里。两岸壁立千仞,...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0分)

泰宁上清溪全程约十六公里。两岸壁立千仞,河道百转千折,水流变化万千,堪称“千奇藏幽谷、万芳盈一峡。”随波漂流于溪间,满眼层层叠叠的绿与溢溢滢滢的清让人心情格外舒畅。溪水动静分明,急处激流冲肆,缓处腾挪chí骋,宽则阔如大道,窄则捱壁而过;浅处聚石成滩,深处难kuī其底;动则潋滟如旗曳,静则旖旎如凝璞。一路峰回路转,扑朔迷离,兼武夷九曲之秀,显桂林漓江之清,故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七十七弯、六十六潭”之说。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探幽至此,曾赞叹其“兹奇果逾九曲”,认为上清溪景观奇特,超过了武夷山九曲溪。

上清溪水之美不仅在  宕起伏和有惊无险的竹筏上,还在那山峰与岩壁间。看啦,嶙峋的崖壁上生长着密密匝匝的兰花,争芳竞艳,有淡绿的苔兰、深绿的墨兰、苍绿的报岁兰,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生兰,馨香萦满幽谷,深吸一口顿感心旷神  。行至仙雨峡,澄澈的溪水潺潺地从几十米高的崖壁从天而降,莹透的水珠粒粒串联穿梭于山涧发出熠熠光芒,仿若一屏璧玉织出的虹帘。艄公风趣地解说到,被水珠滴到一二滴有福气、三四滴是财气、五六滴聚仙气,一时引得大家纷纷摘帽展臂,引虹入怀。飘飘洒洒的仙雨滴入颈间,滋润心田。一路徜徉于欢快愉悦中,让我们在探险觅胜中尽享征服自己的无穷乐趣。                            (选自《乐山乐水乐泰宁》一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补足成语。(4分)

(1)腾挪chí骋                   (2)难kuī其底       

(3)6ec8aac122bd4f6e  宕起伏                     (4)心旷神 6ec8aac122bd4f6e                   

2.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河道百转千折,水流变化万千,堪称“千奇藏幽谷、万芳盈一峡。”

B.故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七十七弯、六十六潭”之说。

C.曾赞叹其“兹奇果逾九曲”,认为上清溪景观奇特,超过了武夷山九曲溪。

D.被水珠滴到一二滴有福气、三四滴是财气、五六滴聚仙气,一时引得大家纷纷摘帽展臂,引虹入怀。

3.根据语境,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嶙峋:                                                                   

(2)徜徉:                                                               

 

1.(4分)(1)弛 (2)窥 (3)跌 (4)怡   (每小题1分) 2.(2分)A 3.(4分)(1)这里是指在山崖峻峭、突兀的样子。(2分,意对即可) (2)安闲自得的样子。(2分,意对即可) 【解析】 1.注意对常见的字词音形义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尤其对形似字要加以辨别识记。 2.A中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3.学生应培养根据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积累(12分)

1.子曰:“温故而知新,      。”“己所不欲,          。”(《论语》十则)(2分)

2.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  (刘禹锡《陋室铭》)(2分)

3.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2分)

4.           ,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2分)

5.极端天气变化,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因此,人类应该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正如孟子所言:然后知                                    。(2分)

6.“酒”常常是古代诗人触发灵感的源泉。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一句关于“酒“的古诗词:                                                            (2分)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赞赏是学习态度,赞赏是美好奖励,赞赏是成功动力,......请以赞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以《我赞赏的一个人》或《我赞赏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以《小议赞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上面两题,任选一题,扣题作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阅读《一生做好一件事》,回答下面题目。(22分)

一生做好一件事

池 莉

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儿,想来真是痴长。

⑵从前,我外婆家的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 在一起,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后来这种私家的园子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 响。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就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寸土地。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 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这一高兴,头脑发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着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在忙了 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籽儿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园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的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

⑶为此,我特意找了本《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

⑷《花经》记叙了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兴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购买田地十余亩,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晴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己。

⑸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养出了人间知己,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好了人生一件事!而把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⑹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可由养花我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经营,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做好一件事,那也就够了。正像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使其名流千古、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玛格丽特·米切尔以《飘》屹立于世界文坛一样,人生不需很多,只要一点点足矣。可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

⑦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弄草,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致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绝不长期牵肠挂肚。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2011-11-05 来源:《当代文萃》)

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中“人生做好一件事”的“一件事”指怎样的事?从文中举例说明。(4分)

2.前三段文字,作者表达了对种花养花这件事的感情变化,请概括回答。(6分)

(1)小时候:                                   

(2)在公寓如愿后:                            

(3)读了《花经》后:                          

3. 作者查看《花经》,本意是要寻找种花方法的,却转述了作者父亲黄岳渊先生的故事,黄岳渊养花有何成就?转述这些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

(1)黄岳渊养花成就:                                                    

(2.)转述的作用:                                                         

4.联系全文,品读文中划线句子,回答下面问题。(3分)

“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意思?

5.作者池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写了“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但生活中又有好多人是做了好几件好事的。你对“只做一件事”这个问题怎么看?请简述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大师的“痴”》一文,回答下面题目。(13分)

大师的“痴”

马军

曹雪芹在谈到他的毕生心血之作《红楼梦》时,说了这样几句感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堪称是作者的肺腑之言,泣血心声。没有这样的“痴”,没有这样矢志不渝生死与之的“痴”,又怎么能铸就这座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呢?

其实,何止是他?大凡世间一切不朽之作,无不是这样“痴痴”地完成的。

清代写意画大师朱耷,成就极高,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赫赫有名的“八大山人”就是他老先生的文号。他的画,自由、狂放、疏简、怪诞,风格独特,出神入化,对后世影响极大。为人熟知的郑板桥、吴昌硕、潘天寿、张大千、齐白石等画坛巨擘,无不受惠于他。

朱耷平时是绝对不作画的,他没有情绪,他不在状态,任凭你贵为王侯,富比邓通,也休想让他拿起画笔。可是他好酒,只要备此二升,即可让他顷刻间完全换了个人一样,进入到另一世界去。只见他神采飞扬,欣然泼墨,一边狂呼乱叫,一边笔走龙蛇。他作画怪极了,什么都可以做笔,有时拿个笤帚疙瘩猛扫,有时拿块抹布大抹,直弄得个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就在观者的心脏将要爆裂之际,他却飞快拿起画笔,刷刷几下,一幅或奇崛,或秀美,或枯寂,或惊骇的山水、花鸟、竹石等绝妙无双的伟大杰作便诞生了。

航空动力学大师冯·卡门先生,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的《自传》中记录了一件自身的“痴故事”。

夜已经深了,可是,他和助手弗兰克仍在紧张地运算着他的数学方程式。猛然间,弗兰克想起这是他回家的最后一班电车了,便霍地跃起,急匆匆朝车站赶去,冯·卡门脑子还在运算中,糊里糊涂就跟着也一同来到车站。

车站人很多,也很乱,但冯·卡门什么也没有看见,他正在那美丽迷人的数学方程中“游泳”。忽然,他的大脑中一团火花爆亮,灵感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数学公式仿佛就在他的眼前出现,真是奇迹呀!他兴奋极了,差点就喊了出来。他什么也顾不得了,趴在即将开动的电车车厢上就写起来,好像这车厢就是他的运算本一样。他写呀,写呀,飞快地写,恨不能让公式瀑布一样从他的笔端飞流而下。

时间很快就到了,售票员大声催促他离开,车马上就要开走。然而,沉醉在疾速演算快乐之中的冯·卡门无法停下来,他一面发疯似的继续推导方程,一面请求着:“请再等一会儿!”“请再等一会儿!”售票员修养还真的不错,耐着性子等他,时间飞快地流逝,而他的笔也飞快地在走。终于,一行行论证缜密的数学方程倾泻到车厢上。

冯·卡门先生写在车厢上的公式,就是著名的“紊流的力学相似原理”论文,他的这一理论,对各种飞行器的成功上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艺痴者,技必良。只有痴,才能进入物我两忘,心驰神往,神乎其技,神乎其神的境界。“痴”,是创造之态,因为神来之笔正在每个人绝妙的手中。     

 (选自2011年12月31日《河北日报》)

1.本文论题是                    ,作者表达的观点是                            ( 4分 )

2.第一段文字写曹雪芹的写作感言及作者对此的评价,作用是什么?(3分)

3.说说本文的论证的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4.本文的结论是                  。(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8分)

1.填空。(3分)

《西游记》中,石猴成了美猴王之后,一心想学一身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真本领。于是他千里寻良师。美猴王找到师父后,师父给他取个法名叫“             ”,师父教他学本领,他这不想学那也不想学,认为都是雕虫小技看不上。师父想教他水中捞月的本领,他说“学它干嘛!”师父生气了,拿起戒尺敲了他的头三下。这三下,是师父给他的哑谜,他破解了。其意思是           

             。师父见哑谜被破了,满心欢喜,就附在他的耳边传授给他一套避水避火避天雷的口诀。他聪明过人,一学便会,师父更加高兴。

2.《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2分)

3.《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色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