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师的“痴”》一文,回答下面题目。(13分)
大师的“痴”
马军
曹雪芹在谈到他的毕生心血之作《红楼梦》时,说了这样几句感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堪称是作者的肺腑之言,泣血心声。没有这样的“痴”,没有这样矢志不渝生死与之的“痴”,又怎么能铸就这座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呢?
其实,何止是他?大凡世间一切不朽之作,无不是这样“痴痴”地完成的。
清代写意画大师朱耷,成就极高,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赫赫有名的“八大山人”就是他老先生的文号。他的画,自由、狂放、疏简、怪诞,风格独特,出神入化,对后世影响极大。为人熟知的郑板桥、吴昌硕、潘天寿、张大千、齐白石等画坛巨擘,无不受惠于他。
朱耷平时是绝对不作画的,他没有情绪,他不在状态,任凭你贵为王侯,富比邓通,也休想让他拿起画笔。可是他好酒,只要备此二升,即可让他顷刻间完全换了个人一样,进入到另一世界去。只见他神采飞扬,欣然泼墨,一边狂呼乱叫,一边笔走龙蛇。他作画怪极了,什么都可以做笔,有时拿个笤帚疙瘩猛扫,有时拿块抹布大抹,直弄得个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就在观者的心脏将要爆裂之际,他却飞快拿起画笔,刷刷几下,一幅或奇崛,或秀美,或枯寂,或惊骇的山水、花鸟、竹石等绝妙无双的伟大杰作便诞生了。
航空动力学大师冯·卡门先生,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的《自传》中记录了一件自身的“痴故事”。
夜已经深了,可是,他和助手弗兰克仍在紧张地运算着他的数学方程式。猛然间,弗兰克想起这是他回家的最后一班电车了,便霍地跃起,急匆匆朝车站赶去,冯·卡门脑子还在运算中,糊里糊涂就跟着也一同来到车站。
车站人很多,也很乱,但冯·卡门什么也没有看见,他正在那美丽迷人的数学方程中“游泳”。忽然,他的大脑中一团火花爆亮,灵感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数学公式仿佛就在他的眼前出现,真是奇迹呀!他兴奋极了,差点就喊了出来。他什么也顾不得了,趴在即将开动的电车车厢上就写起来,好像这车厢就是他的运算本一样。他写呀,写呀,飞快地写,恨不能让公式瀑布一样从他的笔端飞流而下。
时间很快就到了,售票员大声催促他离开,车马上就要开走。然而,沉醉在疾速演算快乐之中的冯·卡门无法停下来,他一面发疯似的继续推导方程,一面请求着:“请再等一会儿!”“请再等一会儿!”售票员修养还真的不错,耐着性子等他,时间飞快地流逝,而他的笔也飞快地在走。终于,一行行论证缜密的数学方程倾泻到车厢上。
冯·卡门先生写在车厢上的公式,就是著名的“紊流的力学相似原理”论文,他的这一理论,对各种飞行器的成功上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艺痴者,技必良。只有痴,才能进入物我两忘,心驰神往,神乎其技,神乎其神的境界。“痴”,是创造之态,因为神来之笔正在每个人绝妙的手中。
(选自2011年12月31日《河北日报》)
1.本文论题是 ,作者表达的观点是 ( 4分 )
2.第一段文字写曹雪芹的写作感言及作者对此的评价,作用是什么?(3分)
3.说说本文的论证的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4.本文的结论是 。(2分)
名著阅读(8分)
1.填空。(3分)
《西游记》中,石猴成了美猴王之后,一心想学一身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真本领。于是他千里寻良师。美猴王找到师父后,师父给他取个法名叫“ ”,师父教他学本领,他这不想学那也不想学,认为都是雕虫小技看不上。师父想教他水中捞月的本领,他说“学它干嘛!”师父生气了,拿起戒尺敲了他的头三下。这三下,是师父给他的哑谜,他破解了。其意思是
。师父见哑谜被破了,满心欢喜,就附在他的耳边传授给他一套避水避火避天雷的口诀。他聪明过人,一学便会,师父更加高兴。
2.《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_____。(2分)
3.《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色彩。
阅读下面两段节选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四明山①道士叶沈,囊②出古画。画有桃源图。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按仙纪③,分灵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趣④流,势与江河同,有深有渌⑤,浅而白,白者激石,渌者落镜。溪南北有山,山如屏形,接连而去,峰竖不险,翠秾不浮。其夹岸有树木千万本⑥,列立如揖,丹色鲜如霞,攫举欲动⑦,灿若舒颜。山铺水底,草散茵毯。有鸾青其衿⑧,有鹤丹其顶,有鸡玉其羽,有狗金其色,毛傞傞⑨亭亭,闲而立者十有八九。岸而北,有曲深岩门,细露屋宇,霞槛缭转,云蹬五色;雪冰肌颜,服食衣裳皆负星月文章。岸而南,有五人,服貌肖虹玉,左右有书童玉女,角发而侍立者十二。视其意况,皆逍遥飞动,若云十几片,油焉而生,忽焉而往。
(节选自舒元舆《录桃源画记》)
【注】①四明山,在今宁波市西南。②囊,袋子。③仙纪,道教书籍。④趣,急。
⑤渌,清。⑥本,棵。⑦攫举欲动,向上耸起,看上去似乎会动。⑧青其衿,使它(鸾)的胸毛变为青色的。⑨傞傞,参差不齐。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1)落英缤纷( ) (2)仿佛若有光( )
(3)闲而立者十有八九( )
2.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2分)
(1)武 陵 人 捕 鱼 为 业。
(2)服 食 衣 裳 皆 负 星 月 文 章。
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其夹岸有树木千万本,列立如揖,丹色鲜如霞。
4.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甲文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前的武陵水源两岸只用了“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几句话全部概括,而乙文写画中武陵水源,则用了大量的笔墨,先写了溪水的 ,再分别写溪的 、 和 ,描写细腻,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如同真境。
综合性学习(10分)
1.下面是用相机拍到的有错别字的广告,请分别指出并纠正。(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错别字是 改为 ;图二错别字是 改为 ;图三错别字是 改为 .
2.图四是用相机拍到的广告,有词序语序错误,也有语法错误。据说,错误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词序语序错误是因为工人贴瓷砖时随意导致的,语法错误则是工人贴瓷砖前就已经有错。请将错误纠正。(4分)
图四

(1)上句的“家国禁止邪教律法”词序语序应调整为:
(2)下句的“邪教组织是违法行为”应改为:
3.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个关于“用好汉字传承文明”主题班会,请你结合上面广告中出现的现象,写一段简短的话,发表你的观点。(文字不超80字)(3分)
作文格子80格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0分)
万寿岩,zuò 落在距福建省三明市区西北方向近30公里的岩前盆地上,由于早年遍地长满黄杨木,又称黄杨岩。 我游览万寿岩时值冬至,虽然寒气已有些逼人,但山野四处依然 林木葱笼,只是树叶开始镀上一层淡淡的金黄,点zhuì 着些许的紫褐,色泽显得更加斑斓,全无肃杀之气。沿着山谷逶迄而行,当开阔的盆地一览无遗地展现时,我豁然开朗,不由地感叹天地造化变
huàn 莫测,看似平常却无比奇妙。站在盆地的边沿,我眺望环顾,只见四周是起伏的山岭,峰峦参差巍峨,风光旖旎。而环抱中的盆地广袤平坦,阡陌纵横,幽静雅致,犹如一处世外桃源。尤其奇异的是在空旷的平地之间,一座独立的山体隆胸挺起,傲然耸立,与周边的群山毫无关联,盆景似地为大地添秀。我原以为相传中的万寿岩,该会像世上许许多多山岩那样,隐藏在群岭的深处,可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座孤峰就是万寿岩。于是,我想起北宋名士邓肃到此登临绝顶,曾留下这样的诗句:“群山透逸不能高,突兀独摩霄汉碧”,细细揣摩,觉得意境贴切。我把目光注视着万寿岩屹立的孤峰,一个非常有规则的、几乎是等边三角形的山体,让人仿佛间犹如见到一座古老的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突现在荒漠的沙地之间,万寿岩升腾于翠绿的旷野之上。我心中禁不住一阵欣喜,赞道那不是中国南方的金字塔吗
(节选自何少川《中国南方“金字塔”》,略有改动)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
(1)zuò 落 (2) 点zhuì (3)变huàn 莫测
2.给划线的汉字注音。(3分)
(1))眺( )望环顾 (2)参差( )巍峨 (3)阡( )陌纵横
3. 解释文中词语“一览无遗”的意思。(2分)
4.给文中最后一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赞 道 那 不 是 中 国 南 方 的 金 字 塔 吗
古诗文积累(12分)
1.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雪”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咏吟的对象。请写出两句上下连续的含“雪”字的诗句: , 。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