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心灵的韧度(8分)
刘福奎
(1)有则故事耐人寻味。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
(2)(A)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被磨砺“成型”的过程,大都并非坦途。(B)诸如职场失手、竞争败北、工作出错、进步受阻等等不顺心的事,会随时随地出现。(C)这恐怕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也是任何一个人成长道路上都可能遇到的。(D)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娇气和骄气,打造心灵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E)如果不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挫折和失败,稍遇不顺就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砥砺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进步的可能。
(3)其实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不幸,相反还会成为磨砺人生的砥石,它可以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毅力,就像燧石只有在捶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其实任何艰苦都只是相对的,如果能在艰苦面前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努力打造心灵的韧度,就能从艰苦奋斗中享受最大的乐趣。
(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不幸、挫折、失败和痛苦的磨砺,真正打造了心灵的韧度,把不幸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镇定自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处之,就能使自己始终不偏不倚、不疾不徐地朝着目标前行。
(5)人不怕痛苦,就怕丢掉坚强;人不怕磨难,就怕放弃希望。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斗志,走好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2.请分析文章开头引述故事的作用。(2分)
3.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写出该句的序号并说说它的好处。(2分)
4.请针对文中罗曼·罗兰的观点,列举一个名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2分)
啊,有一只鹰……(6分)
曾卓
呵,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中 呵,鹰,蓝天的骑士
有一只鹰在飞翔 你也有你的歌么
它飞得那么高呵 更高更高地飞吧,鹰
白云紧贴着它的翅膀 生命的歌要唱得更响,更响
呵,俯望着闪光的彩色的大地 呵,有一只鹰在高飞
鹰在高空中自由地盘旋 怀着真正的鹰的心
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 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
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 有时驮负着阳光白云
1.赏读全诗,说说诗中的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本诗在第一、二节诗人以两幅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鹰的飞翔状态,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比较阅读(12分)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服。
【乙】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②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③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⑤得其前利⑥,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①[吴王欲伐荆]吴五,指吴王阖闾;荆,楚国。②[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待从官;少孺子,年轻人。③[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④[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⑤[务欲]一心想要。⑥[前利]眼前的利益。
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4分)
(1)起于鲁: (2)公输盘不说:
(3)吴王欲伐荆: (4)如是者三旦: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①成,将以攻宋②以光先帝遗德 |
|
B.①露沾其衣②其真无马邪 |
|
C.①请说之②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
|
D.①行十日十夜而至于②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4.甲文体现了墨子 的思想,乙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2分)
5.[甲文]中的公输盘为了制止楚国攻打宋国,[乙]文中的侍从官为了劝谏吴王放弃攻打楚国,都作了积极的努力,结合选文说说他们在制止战争的这件事上所体现出来的相同的精神。(2分)
默写填空(8分,每小句1分)
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两章》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练,增长才干。
2.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 。
3. 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 。
4.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合作,与人和谐相处是十分重要的,这正如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的 , 。
语文实践活动。(6分)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分享智慧”吧。
1.【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宣传语。要求宣传语中含有“经典”一词。(2分)
例:①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②用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2.【诵经典华章】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分)
①《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相近的阐述: ; 。
②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两章》中与这一看法相同的语句是: , 。
3.【晒百家观点】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岐。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2分)
名著阅读:(4分)
1.阅读选自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目(2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人物: 情节:
2.妙笔点评《水浒传》。(2分)
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