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我们所学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就选自该书。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

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雨说》《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l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项链》等。

 

A 【解析】《战国策》的编者是刘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走进这所学校,会被一种大气震慑住。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                                             ,建筑后边青山隐隐。

①四季葱绿的香樟树生长在道路两旁   ②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香樟树

③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     ④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培养祖国的栋梁,日夜操劳,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你们快要毕业了,请用下列词语(至少用三个)写一段赞美老师的话,要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3分)

惬意 宽恕 馈赠 恪尽职守 中流砥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丰厚的积淀。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在人们的企盼中倏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当心灵的帆船回溯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yìng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    )      掩yìng(     )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2分)

积淀:                                                                     

3.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查看答案

写作与表达(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初中生的阅历、能力多从阅读中来。在阅读中丰富思想、文化、语言素养,汲取生命、精神养分,从而茁壮、健康成长。请以《在阅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周素珊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些名言都说明体验是获得真知和多彩生活的途径。所谓“体验”即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比如体验书法、绘画、音乐,体验打球、实验、演讲……请你以《体验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完成下面题目。(13分)

把优秀变成习惯

陈鲁民

①优秀,就是成绩优良、表现突出、出类拔萃之意。优秀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素质高、能力强、业绩过人、成就卓越者。雷锋、王杰、苏宁、杨利伟是优秀军人,钱学森、邓稼先、王选、袁隆平是优秀科学家,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沈浩是优秀领导干部,王进喜、时传祥、包起帆、许振超是优秀工人……从他们的发展经历来看,绝大部分都是从优秀至优秀,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都是始终优秀,优秀成了他们的人生习惯。

②钱学森,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时,成绩就名列前茅;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是班上的高材生;出国留学考试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时,成绩一直拔尖,被视为“未来之星”;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后,成为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回国后,他更是把自己的优秀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为新中国的国防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杨利伟,在中小学学习时一直是优秀学生,多年担任班干部;以优异成绩考取军校后,德才兼备,是优秀的军校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刻苦训练,技压群雄,是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选拔宇航员时,他又经过重重选拔,在众多优秀飞行员中胜出;进入宇航员训练队后,他以全方位的优秀成绩,获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第一个飞向太空的中国人。

除了这些知名人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突出人才。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人不论工作怎么变换,年龄如何变化,地位如何变动,都始终能做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表现出一流的工作能力,始终与优秀为伍,被公认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把优秀变成了习惯,把优秀变成了人生不变的标准。

当然,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没有谁能轻轻松松就出类拔萃。

⑥要把优秀变成习惯,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靠天赋,二是靠后天努力。相比较起来,天赋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是稀缺之物;后天努力则人人有这个条件,更可靠一些。所以,不论是钱学森还是杨利伟,不论是雷锋还是许振超,那些一直保持优秀习惯的人,都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流了更多的汗水,花费了更多的心血,没有哪个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年过七旬的优秀水稻专家袁隆平,至今仍没日没夜地忙碌在实验室和大田里,而绝大多数与他同龄的人,早就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

⑦要把优秀变成习惯,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应当力争从一开始就做到优秀,走在前面,这虽然很难,但很重要。因为万事开头难,如果争取到了一个优秀的起点,再往下走就会逐渐形成惯性,就会自觉地要求自已保持优秀的习惯,就会想方设法取得新的优秀,一路优秀下来。相反,倘若一开始就落后平庸,形成习惯性落后,想在后来居上就很难了。

⑧把优秀变成习惯,我们将获益匪浅。

1.作者在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文章论述严密,请具体说出第④段首句、第⑤段首词在文中结构所起的作用。(4分)

3.请仿照②③段再列举一个“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知名人物的事例。(2分)

4.请分析第⑦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5.读了本文,请从内容上谈一点收获。(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