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

未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⑴互相轩                             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猿则百叫不

B.实是欲界仙都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急湍甚箭,猛浪若。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D.康乐来属予作文记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甲】【乙】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相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甲】文“             ”、【乙】文“                  ”,然后再具体描绘之。(2分)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分)

 

1.⑴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⑵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C 3.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能见到太阳。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自明本志——蔑视追求利禄之徒,爱慕美好自然;或婉言相劝朋友,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解析】 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2.C中二者都是“飞奔的马”。 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柯、蔽、犹、交映”译错一个扣半分。 4.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找出二者写景的相同点,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5.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比较二者的思想主题,说出不同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           

             情感。(2分)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品读这一名句见到了什么样的“景”呢?请描述。(2分)

 

查看答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面对当前土地荒芜、耕地被占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呼吁:请珍惜土地!故而你班开展“脚踏一方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

1.题写活动标语:请为活动的开展写一鲜明的主题标语。(2分)                                                                          

2.策划板报宣传:为了活动开展的深入,请办一期板报。请根据已设计的栏目,再补充两个。

栏目一:介绍土地改革;栏目二:讲述土地故事;栏目三:       ;栏目四:       。(2分)

3.进行材料探究:阅读下列材料,请探究出一个深刻的结论。(2分)

材料一:日夜兼程、疲饿交加的重耳,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捧起一把泥土递给他,一言不发。重耳正要发怒,却被随从劝阻,并耳语了几句。重耳突然跪倒在地,叩头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车上,继续逃亡……

材料二: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4.提出主张建议:每当看到荒芜的耕地,我心痛;每当看到耕地被蚕食,我心痛。请根据耕地面临的危机,向政府官员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查看答案

你正在设计会标,欲请擅长书法的张艺同学帮忙书写标语,该怎么说?(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3.月,是古诗人们常描绘或歌吟的对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绘江上的美景为:“    ①       ②       。”苏轼被贬黄州,携友人夜游承天寺,所绘庭院之景为:“庭下如积水空明,    ③           ④     。”于中秋之夜,怀念手足,苏轼抒写出了“    ⑤           ⑥     ,此事古难全”的旷达情怀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2分)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在《       》,他教导儿子做一个                的艺术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