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温馨的瞬间 张晓风(13分) 一个厨子 ①我在餐厅看书,那一年我大三。 ②餐厅四...

温馨的瞬间 张晓风(13分)

一个厨子

①我在餐厅看书,那一年我大三。

②餐厅四周是树,树外是曲折的杜鹃杂生的山径,山径之上交错着纵横的夜星。餐厅的一头是间空屋,堆着几张乒乓球桌,另一头是厨房,那里住着一个新来的厨子。

③我收拾东西时,忽然发现少了一本《古文观止》。我不好意思大叫,只好一个一个地去问,到最后有一个女孩不太确定地说:“我看到厨子捧着一本书,在乒乓球桌那里,不知道是不是你的。”我生着气去找厨子,正好一眼就看到他拿着那本《古文观止》,我一言不发地走过去。

④半句吟咏戛然而止,厨子慌张地站起来,他是一个典型的胖嘟嘟的厨子,脸上堆着油腻的笑容。 黯淡的灯光下,一个厨子在读温馨的《古文观止》,浅碧色的丝带停在“陋室铭”上,我真要责备他吗?“是你的书吧?你不在,我就拿来看看,本来只想看一点的,看得太久了吧?”他脸上挂着卑微的歉意,说的是一口难懂的福州腔,“我是看得太久了,我太久没有看了。”

⑤我要生气吗?那些古老、美好、掷地有声的文章,只该放在一个中文系三年级学生的书桌上吗?它不该哺育所有的不知名的山村中的人吗?能看到一张被油垢染黄的脸灯下夜读是怎样美丽,我还能坚持书是我的吗?

⑥“不忙,你要看就多看一下吧!”他再三推开了,没有了书的双手在灯下显得异常空荡,他仍然温和地笑着,那种古老的、寂寞的、安于现实生活的中国人的笑。我忽然了解,从基本精神上看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读书人。

⑦我自此更爱中国书,它们曾被多少善良的中国人的眸光所景仰啊!它们曾在多少低檐的屋角下薰染着耙上的土香啊!它们曾在多少凄寒的夜晚被中国式的平仄抑扬所吟咏啊! 中国人因读中国书而深沉了,中国书因被中国人读而优美了。

一条西裤

⑧那年的夏令营真是难忘,尤其刺激的是男生的寝室被小偷光顾了。小偷偷走了一些相机和手表,以及牧师的一条西裤。被偷的大男孩们虽然懊丧,却不免有几分兴奋,这种兴奋也染给了牧师的小女儿,她逢人便高高兴兴地嚷道:“小偷来啦!小偷偷了我爸爸的西装裤啦!”

⑨牧师是一个极淡泊的人,失去一条西裤并不会使他质朴的衣着更见寒酸——正如多一条西裤也不致使他华丽一样。

⑩那天,他悄悄地把他的小女儿叫到面前,严厉地说:“你不要乱讲,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小偷,这两个字多么难听。”“是小偷,是小偷偷去的!”

不是,不是小偷——是一个人,只是他比我更需要那条裤子而已。”

⑿我永不能忘记我当时所受的震惊,一个矮小文弱的人,却有着那样光辉而矗然的心灵!盗贼永不能在他的国度里生存——因为借着爱心的馈赠,他已消灭了他们。

一柄伞

⒀微雨的车站上,为了贪看一本心爱的书,我竟腾不出手来撑伞,雨点打在书页上,有如一行行娟秀的眉批和笺注。

⒁忽然,左边的一个女孩带着她的伞靠近来,说:“我们一起打,好吗?”我一时竟木讷地说:“不,不用了,我有伞的,雨不大,我……”

⒂唉,我怎可对一个高贵的女孩如此说话?也许她也和我一样,是一个羞怯而不惯于和陌生人讲话的人,也许她也是鼓了极大的勇气才来和我说话的,而我竟给她那样的回答。

⒃我将脸低下去,不敢看她是否有失望的表情。

⒄□□□□□□

1.文章写了三个人,请仔细阅读,填写下列内容:(3分)

⑴厨子拿走“我”的书看,让“我”              、赞美。

⑵牧师                ,让“我”震惊、钦佩。

⑶女孩                ,让“我”                    

2. 第②段“餐厅四周是树,树外是曲折的杜鹃杂生的山径,山径之上交错着纵横的夜星。”这个句子运用了        描写,作用是                                 。(3分)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3分)

A.“不是,不是小偷——是一个人,只是他比我更需要那条裤子而已。”

B.“不是,不是小偷——只是他比我更需要那条裤子而已。”

4.根据前两个片断最后一段的写法,为第三个片断续写结尾(4分)(80字左右)

 

1.(3分,每小题1分)⑴生气 感动 ⑵ 原谅小偷偷他裤子  ⑶女孩请求为我撑伞被我拒绝 自责(女孩请求为我撑伞挡雨 感动、温暖) 2.(3分)环境描写(场景),表现了餐厅之外的漂亮夜景,烘托后文餐厅内厨子读书的美丽情景 3.(3分)A句更好,写出牧师对人的尊重,表现出牧师是一个善良(宽容、仁慈等)的人。 4.(4分)评分:第一人称1分、赞美之情2分、语言1分 【解析】 1.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理解人物的思想态度的变化。表述合理即可。 2.了解环境描写及常见五种作用,其中这里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一种气氛作用。 3.比较二者的表达效果,要看哪种表达更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4.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5分)

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博物馆的相关情况,你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开展一次调查活动。作为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调查开始,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对这个主题的理解。(2分)

【材料】 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恶化与文化冲突,如何协调各种文化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紧迫的任务。而博物馆保护了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汇集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与生产生活、文化活动及自然环境有关的物证,是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的宝库。人们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即是不同文化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交流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当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博物馆还可以为人类更加幸福的未来积累历史经验,战胜更多不可预测的苦难。

2.请你根据组员搜集的材料,提取主要信息,说明我国博物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2分)

【材料一】 博物馆是普及知识,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都能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然而,就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场馆来讲,我国每百万人口仅拥有博物馆0.65座,展厅面积9.7平方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的年利用率都低于20%,有的博物馆常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年货节、风味小吃节、人才交流会、“过季”丝绸服装展……竟成了一些博物馆最多的“展览”活动。

【材料二】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博物馆2300座,其中位于东部城市的占到总量的近70%,北京、上海两座特大城市拥有的博物馆数量就接近300座,而中部及西部地区的众多省份博物馆的数量加起来还不到600座。

3.在撰写调查报告“建言献策”一项内容时,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就如何激发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写出一条建议。(1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境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有调查表明,人们对参观博物馆兴趣不高是因为其展品多为陈列性质,参观者感觉单调。为此一些博物馆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大连大学博物馆近年来发展得很快,其秘诀就是把学生工作室设在博物馆中,举办一些有趣的创意活动。武汉大学的逸夫博物馆被评为4A景区,这与它的现代化布展手段是分不开的。它通过模拟、声光电、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将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参观者感觉如临其境,更好地融入到展馆与展览内容共同营造的氛围中来。

建议:借助创意活动增加趣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3分)

天已经亮了,我没有向国王道贺就跑回家来。因为虽然我建了一件奇功,可是说不定皇帝会对这样的行为感到愤慨,根据这个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管他的名位怎样,如果在皇宫院内小便一律处死。

选段出自《             》,作者是            。“我建了一件奇功”,我建的奇功是                                             。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       

6.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请写出两句。                        。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3 分)

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虽然没有友情,生活就没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犹如一句古代拉丁谚语所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人们的面目淡如一张图案,人们的语言则不过是一片躁音。

1.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2.这段文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用错,找出来并改正。

                                                                             

3.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应改为:                                   

 

查看答案

比较下列句子不同的说话重点,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紧密的句子是( )

①我走进会场,正中悬挂着大红横幅,两侧缀着金黄的流苏,四壁张贴着标语,        

②我走进会场,大红横幅挂在正中,金黄的流苏缀在两侧,标语张贴在四壁,            

A.会场布置得相当大方          b.会议即将开始

c.会议刚刚开始                d.布置会场的工作做得细致周到

A.①a②b    B.①c②d   C.①a②d   D.①b②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