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下面题目。(14分) 一 碗 米 粉 徐全庆 ①天有些...

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下面题目。(14分)

一 碗 米 粉

徐全庆

①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②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③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④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⑤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⑥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⑦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⑧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⑨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⑩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⑾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⑿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⒀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摘自《天池小小说》)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

2.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有什么作用?(3分)

3.读完全文,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4分)

4.这位父亲在时隔十五年后还专程赶到桂林,就为了还一碗米粉钱,你认为有必要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4分)

 

1.示例:父亲为了还十五年前的那碗米粉钱,坚决要我陪他去桂林,到了桂林后,经过很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找到了店主老杨,父亲如愿以偿地还了米粉钱。 2.文章开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设置了悬念,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3.无论选择“我”、父亲、老杨其中一人来分析都可以。 理由示例:“我”是个孝子,为了父亲放弃去西双版纳,为了找老杨东奔西走,没有怨言; 父亲是一个做事坚持不懈、诚信、善良、感恩、重情重义的人,他十五年来牢记承诺归还米粉钱,心中始终挂着未了的心愿对老杨心存感激; 老杨是一个内心善良、心胸宽广、重情重义的人,他体谅外乡人的困难,善意的帮助了陌生人从未想过回报,最后还用善意的谎言抚慰了老人愧疚的心。(答到两点,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意对即可。如未结合文章内容,需酌情扣分。) 4.(示例)一:有必要。因为父亲是一个知恩图报、信守承诺的人,尤其在当时善良的老杨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父亲,还在精神上安慰了一颗异乡人窘迫孤单的心。父亲觉得米粉“特别好吃”全是因为里面饱含了人性之美。当今社会上真诚、善意、感恩、守信等都是亟需弘扬的品质,文中父亲的做法,显然让我们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没必要。父亲坚持还钱,他的知恩图报和信守承诺的品质的确令人钦佩不已。可是事隔多年,父亲已然苍老,当年的老板也会走向暮年,这种蛛丝马迹的寻找显然太不合实际。很多时候,只要每个人内心永葆善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吝伸以援手,那么像老杨带给父亲的这种温暖就会慢慢的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设置了悬念,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3.能结合文章内容,观点要明确,理由出示要合理充分,语言表达流畅即可。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6分)

走出书斋,畅游天下,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5月是全国旅游旺季,学校就此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仔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今年国内大多数景区恰逢第二个门票价格“三年解禁期”。目前,已有不少景区赶在五一节前涨价。而据不完全统计,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据统计,全国不含港澳台一共有130家5A级景区,票价在100元以上的已经46.2%,接近一半在100元以上。(《广州日报》2012年5月4日)

【材料二】针对5A景区跨入“百元时代”的状况, “京报调查”向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1150份有效问卷调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图表: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数字来源:《新京报》 2012年5月7日)

【材料三】“五一”节前,在全国许多景区门票价格一片“涨声”中,湖北省宜昌市明令禁止市内景区门票涨价。宜昌市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五一”三天宜昌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93万人次,同比增长58%以上;旅游总收入约2.9亿元,同比增长约67%。

                                    (文章来源:《新华网》2012年5月5日)

1.阅读材料二中的图表,写出你的结论。(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材料三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6字)(2分)

3.根据同学搜集到的材料,各景区大多有涨价举措,你认为这是否合理?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由。(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题目。(选作三题)(3分)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他如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的闪亮。

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书写恩师的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乙)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丙) 费奥多尔·朱赫来,这位健壮有力的革命战士,久经狂风巨浪的波罗的海舰队水兵,一九一五年就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对年轻的锅炉工保尔讲述着严峻的生活真理。保尔两眼紧紧地盯着他,听得入了神。

(丁)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甲段出自作品集      (书名);  乙段中“他”指             (写出人名);

丙段选自            (书名);  丁段作者是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1)至(3)题必做,(4)(5)两题选做一题)(5分)

1.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请写出在古诗文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写出连续两句)

5.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写出连续两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B.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冒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C.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

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        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②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       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③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      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

A. 果然  诚然  居然      B. 诚然  居然  果然

C. 果然  居然  诚然      D. 居然  果然  诚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