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 缺少阅读的民族,“穿越”不远 姜泓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

缺少阅读的民族,“穿越”不远

姜泓冰

“五一”小长假,你是怎么过的——是宅在家里看“宫斗”连续剧,还是赶在门票继续上涨之前去了某个热门景点去扎堆儿?

  每次长假、短假,总有许多人会选择出游。在“黄金周”缩水之后,每每也总有人精心计算、早早在网上发布攻略,怎样利用上双休日和一点带薪休假,让假期延长,以便可以将游程安排得更远,欧美、东南亚、非洲,如今在每个中国的节假日里几乎满眼皆是令当地笑逐颜开的中国观光客们。

  “行万里路”,对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以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而言,渐渐成了现实,甚至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这固然意味着进步,值得激赏。但这一句话的另一半,“读万卷书”的现实反应,却着实令人忧虑。

  几天前的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有一项权威性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显示高达九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一般”,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九成国民不读书或很少读书,这样的调查结果,相信不会是“自谦”,而是现实读书状况的真实反映。环顾我们周遭,甚至就是我们自己,除了在某些特殊时期,为了应对考试或工作之需而紧急“恶补”读书之外,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究竟有多少时间花在了阅读上?还有,有多久没有进书店买过一本书了?

  答案恐怕多少有些令人沮丧。原本遍布各大街区的“新华书店”已逐渐收缩远去,即使留下,也大多蜕变成了中小学生教辅书的专卖店;虽然中国国民手机消费世界领先,公共场所专注盯着手机方寸天地的人越来越多,但据调查,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读者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电视荧屏上,胡乱穿着历史衣服、满眼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的“穿越剧”走红,恰与这种阅读取向相应和。除了教导“办公室政治”和人际权谋之外,既逃避现实,又缺乏基本历史常识,更多低俗、不健康内容,这样的网络阅读即便呈上升之势,也不能带来欣悦。

  “读书日”一时的热闹已成过去,国民的不读书、浅阅读仍在继续。当我们慨叹一些国民精神世界贫瘠苍白、缺少理性思考能力,身在价值多元、信息混杂的环境中很容易陷入偏激、盲从、冲动时,我们是否想到,它可能正是缺少了静心阅读的结果。

  在全社会重新倡扬读书风尚,尤其是重视低端大众性读物的内容质量,将全年都当成读书日而不是某一天,认真策划一些贴近大众的阅读活动,应该被放到关乎民族未来、关乎社会建设根本的高度上去认识和重视。一个民族的精神要由贫瘠入富足,一个社会要重建起理性秩序、理想信念和稳定价值观,培养阅读习惯,无疑都是一条便捷而有效的路径。对于中华民族、中国社会,这正是当务之急。

没了书香与理性的时代,纵然可以凭着孤勇或幻想暂时“穿越”,终究也只能在现实功利念头里盘桓,行之不远。朋友,在忙着 “行万里路”之余,还请稍读几本书。

(2012年05月02日人民网,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文章开头例举“五一”小长假的事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3.文中说:“据调查,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读者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电视荧屏上,胡乱穿着历史衣服、满眼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的“穿越剧”走红,恰与这种阅读取向相应和。 这句话中的“这种阅读取向”指什么?(3分)

4.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联系文意,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这句话出自《圣经》,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新华网)

材料二: “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做斗争,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遥控器做斗争。”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说。

(2012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指出:“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2012年1月6日《人民日报》)

 

1.(3分)缺少阅读的民族,“穿越”不远(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合乎文章内容,也可) 2.(3分)作者用这个事例,具体说明“行万里路”已经渐渐成了现实, 继而引出了作者的忧虑——“读万卷书”的现实反应,着实令人忧虑,切入本文论题,自然真实,引发读者的思考。 3.(3分)网络阅读(手机阅读,浅阅读) 4.(3分) 示例:阅读有利于个人的精神成长,更有利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培养和一个社会重建理性秩序、理想信念和稳定价值观,然而中国的国民阅读现实,令人忧虑,培养中国的国民阅读,对于中华民族、中国社会,正是当务之急。 【解析】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2.议论文开篇一般有以下作用:引出论点,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作为论据证明论点,与下文照应等。此处有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和作为论据证明观点的作用。 3.从原文中找出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要求意思正确,文句通顺。 4.开放性试题,合乎文意题意,情感健康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6分)

1.[活动一]【我来分析】读书节组委会对同学们的读书情况作了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表,读图后请用一句话概括同学们的读书情况。(不超过20字)(2分)

借阅

图书

文学类

图书

考场作文类

图书

科普类

图书

模拟试题类

图书

奥赛辅导类

图书

百分数

5%

30%

1%

35%

29%

2.[活动二] 【我来命名】学校打算在楼梯的转角处设立一个读书角,摆上一排书架,方便同学们随时取阅。请你为读书角取一个得体的名字,并简单说说你这样命名的理由。(2分)

3.[活动三]【我来拟写】 读书节上,同学们互相赠送自制的小书签,请你拟写一句可以起到劝勉、激励或怡情作用的句子,写在书签上。(不超过20个字)(2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一鼓作气,                  。(《左传·曹刿论战》)

2.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4.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甲】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2)【乙】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3)【丙】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4)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丁】,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A.甲:范进乙:范爱农丙:藤野先生丁:韩麦尔先生

B.甲:胡屠户乙:孔乙己丙:藤野先生丁:韩麦尔先生

C.甲:范进乙:孔乙己丙:韩麦尔先生丁:藤野先生

D.甲:胡屠户乙:范爱农丙:韩麦尔先生丁:藤野先生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同样,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

①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②这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

③酸性的花青素会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射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是鲜

艳的红花。

④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光波长,紫光波短。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北斗二号“一箭双星”的成功发射,对提高和改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覆盖区域的导航

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B.市交通部门正牵头制订金华市内河水运复兴行动方案,力争在今年基本全部完成前期

工作,2013年全面开工建设。

C.5月4日,共青团金华市第六届代表大会在市文化中心开幕,来自全市各地、各行业的314名青年代表出席了大会。

D.考试成绩的好坏与情绪稳定关系很大,因此,考前考生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