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老街印象 ①吴头楚尾的江南有条老街。 ②这条街,一头连...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老街印象

①吴头楚尾的江南有条老街。

②这条街,一头连着宁静自守的山,一头连着流荡自如的水。山水间的老街,得山之稳重,得水之灵动,像一位惯看秋月春风的老人,端坐在江南,端坐在鹊江边。

③“长街二三里,店铺数百家”,这样的景象已越千年。阳光透过法国梧桐的树叶斑驳地洒在街面上,仿佛穿透了时空,把空旷的街面照得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可就在你迈脚间,所有这些又飞得无影无踪。

④其实,定睛细看,老街的风韵遗迹还清晰可见:飞檐翘角、镂花窗台、水上吊楼等明清结构建筑仍历历在目。正街的店铺还保留着前店后坊楼下经营楼上住宅的格局,正门都上着陈旧的木板门,木板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殆尽,暴露出木头的筋骨。逝者如斯,令人触目惊心,难道老街的历史被时间冲刷得就只剩下这筋骨暴露的扇扇木板门了吗?

⑤走进一间打开木板门的店铺,这是一个理发店,两位老师傅的年龄虽大,或许也不及木板门的年龄一半大。他们从学艺到从业,就一直在这间稍显幽暗的店铺里,展示着他们的顶上功夫。陪同他们的是一把只有在这里还能见到的手动推剪、一把牙齿不全的桃木梳、一把剃刀和一块油光锃亮的荡刀布。这里没有旋转的彩灯,墙上没有帅哥靓女的艳照,只有和老街殷殷相伴的娴熟手艺。此时,身躯佝偻的老师傅为老顾客围上渍斑的围裙,在胡须处焐上毛巾,缓缓转过身来,慢条斯理地拿起剃刀在荡刀布上有节奏地来回荡着。荡完转身,为顾客揭去毛巾,在面庞上涂上皂沫,操起剃刀,一丝不苟地彰显手艺。顾客闭目养神,半睡半醒地享受剃刀刮过的那份快意。一会工夫,顾客的面庞便容光焕发,对镜而视,自觉精神抖擞。老师傅摘下围裙,再为顾客慢悠悠地做颈肩部按摩,慢悠悠中送给顾客又一份舒坦。

⑥老街的风韵遗迹在这份惬意和舒坦中苟延着,传承着。

⑦出理发店,再往上街头逛去,店铺似乎更萧条些,原来这条正街上的商铺先是随着民营化的步子迁往后街各自发财去了,而后,在近几年,不论发大财发小财的人又都搬迁到集镇新区去了,单把一扇扇筋骨暴露的木板门和不愿挪窝的老人们留在了老街。

⑧一扇扇木板门就像一位位耄耋老人守候故土般地守候在老街上,神情孤寂外还有几分呆滞。然而当你读到张贴在它身上的一幅幅春联时,你便会发现一位位老人的思想是那样富有个性,卓尔不群。

⑨“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这是曾挂在徽州民居上教大家做人的对子,被老街的商人带到老街,张挂在自己的店堂外。同一店堂里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广种福贵田香流橘井,大施仁石灵采上云山”。老街上有名的联句不胜枚举,老街的老人们都能说上一二。像广大药店的“仁方到处堪寻药,济世无财可学医”、茶馆的“花前渴想相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这样的门联,老街人更是家喻户晓。

⑩老街人贴上的春联,早演绎成老街的景象,人们把它深深刻在心底,再把它带到天涯海角。离开家乡不论多少年的老街人,都会在闲暇时凭窗凝望,其实窗子外并没有什么耐人寻味的风景,游子们的沉思是因为他们想起了故乡,想起了老街。

11他们想起老街的店铺和店铺里敦厚朴实的老板和伙计,他们想起梅子熟时整条街都会弥漫起白兰花的香气,他们会想起鸡汁茶干、小磨麻油、油糖蒸糕、糯米水籽、炕炉酥饼和油炸毛豆腐,他们还会想起如银的秋月洒在慈塘湖面上的柔情。情到深处,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吟道:“沽酒有村垂柳锁,采樵无路落花封。胸中不用吞云梦,一览烟波几万重。”

12是的,他们想起了他们的起始点。身在天涯海角,倦了,累了,老街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只有老街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

13老街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在巷子的足音里、在木板门的剥蚀间、在游子们的怀想中悠悠地积淀着峥嵘,积淀着真实,积淀着一代又一代古镇人的道法自然的故事。

1.“老街的风韵遗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别概括。(6分)

2.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山水间的老街,得山之稳重,得水之灵动,像一位惯看秋月春风的老人,端坐在江南,端坐在鹊江边。

(2)老街的风韵遗迹在这份惬意和舒坦中苟延着,传承着。

3.第⑧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4.作者在第12段中说“身在天涯海角,倦了,累了,老街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只有老街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为什么只有老街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4分)

 

1. (1)明清结构建筑历历在目,店铺依然保留着前店后坊楼下经营楼上住宅的格局。(2)理发店内继续使用老式的工具,老师傅用传统的娴熟的手艺服务客人。 (3)老街古朴的对联、老旧的木板门和不愿意离去的老人们成为一道道遗韵。(1点2分,共6分) 2.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将老街比作老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街的稳重、灵动(1分),表达了作者对老街的热爱(1分)。 (2)“苟延”的本义是:苟且延续最后一点气息,形容生命即将终结。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老街的风韵遗迹在理发师傅为顾客带来的惬意舒坦中勉强延续,继续传承(1分),体现了作者对老街风韵即将消逝的无奈、遗憾(1分)。 3.第⑧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所写的老街筋骨尽露的木门,以及老街的孤寂、呆滞(2分);引起下文所写的老街富有个性、充满智慧的对联(2分)。(只写“承上启下”得1分,共4分) 4.老街曾经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老街的生活惬意、舒坦;老街家喻户晓的对联以及老人们的富有个性、卓尔不群,深深刻在人们心里,指导做人、做事;老街的店铺和店铺里敦厚朴实的老板、伙计,各种特产等等都深深地印在游子的心里。老街是他们生长、学习的地方,当他们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老街成了他们心灵的寄托,寄托着他们对故土的思念和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概括“老街的风韵遗迹”体现在哪些方面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精彩语句的能力。赏析词语时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详细的描写。 3.本题考查文章中某一句话的作用。文章种某一句话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上(文章的主旨)来考虑。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老街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的原因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10分)

说知论智

①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

  ②今天,追求技巧、想走捷径成功的人越来越多。这又是“智慧”吗?不,最多是心眼多,是投机取巧,是机灵鬼。

  ③智慧,是指人的一种高级的、主要是知性方面的精神能力。“智”强调的是知识与胆识,是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估量、选择与决策。“慧”主要是悟性,是对于是非、正误、成败、得失等的迅速感受与理解掌控。

  ④尽管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但能力不可能完全脱离品质与境界。我们说到远见、大局、明辨、敏锐与周全,说到选择与决策、承担与应变、淡定与冷静、正视与勇气,这都不是鼠目寸光、私心杂念、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蝇营狗苟、妒贤嫉能、夸张矫饰、胆小怕事、苟且偷安的人所能做得到的。相反,只有具有远大目光与胸怀的人,具有谦逊兼听、从善如流品德的人,具有求知好学、服膺真理性格的人才能做得到。我还喜欢讲一句话:智慧是美丽的。智者会有更好的风度,更宽阔的心胸,更从容的举止,更自如的挥洒,更多的包容与耐受,当然也有更多更多的自信、自尊、自爱。

⑤在中国古人那里,不常用“智慧”这个词,而喜用“知”。儒家讲得更多的是“学”字,要人重视学习,重视切磋琢磨。老庄常常抨击或贬低“知”,提倡厚朴,反对滥用智谋。老子讲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意思都与我们今天讲的“大智若愚”相通。

⑥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有些有大智慧的人,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入,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因为着迷做实验,煮鸡蛋时却心不在焉地把怀表放进了锅里

  ⑦我们要汲取全世界的一切智慧成果,弘扬民族文化的益智精华,倾听时代高端与科学前沿的信息与呼唤。更重要的是,面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有所思索,有所尝试、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见解。智慧的依据是生活,是世界,是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

1.请概括出本文的主要观点。(2分)

2.说说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才能获得智慧?(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小题。

谁在指挥火星碎石

①人类送到火星表面上的火星车发回了大量的照片,在这些照片上,科学家发现了火星岩石的一些怪现象。

②比如,火星上的碎石分布似乎很有规律,直径在几个厘米的碎石会以一定的距离散布在地面上,它们的间距往往很固定,在几个厘米到十几厘米之间,不会出现几块碎石靠得近而另外的碎石离得远的现象,就好像有个魔法师指挥着所有的碎石站队一样。

③火星碎石的怪现象曾经让科学家十分困惑,莫非这是火星人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

④火星上当然没有火星人这样的智慧生命,要解释火星碎石的怪现象,还是要从自然界找原因。一些科学家提出,火星碎石分布也许是火星上的强风造成的。大的石块由于风化而崩解,形成小的碎石后,强风吹动这些碎石在平原上翻滚,最终形成了今天看到的规律排列的场景。

⑤不过,火星上的大气比地球的大气层稀薄得多,因此风力十分微弱,只能吹动一些细小的沙粒,对于直径几厘米的碎石是无能为力的。火星碎石规律分布的现象不可能依靠风力翻滚碎石而形成。科学家又猜测,碎石的分布也许是在火星早期形成的,那时火星大气还很浓密,风力也比现在大。但是,这个猜测同样站不住脚,因为太阳长期的光照会令碎石分解成细沙,根本不会保留到现在。

⑥如果风无法推动碎石运动,还有什么原因能让碎石动起来呢?火星上曾经有水流动,但那是几十亿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火星表面已经完全干涸,没有能推动碎石的水流了。其他的自然力量似乎都无法让碎石运动起来。

⑦最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在地球上利用风洞实验,从而揭开了这个谜团。

⑧让火星碎石运动的力量还是风,不过不是强风,而是弱风。科学家解释说,当碎石在一处形成后,火星上的弱风虽然不能吹动它们,却能吹动碎石周围的细沙。碎石迎风面的细沙就被不断地吹走,于是碎石迎风面的底部就形成了一个小沙坑。日积月累,小沙坑越来越大,在重力的作用下,碎石于是滚落到了小沙坑里。此后,迎风面的细沙继续被搬走,碎石一次又一次地滚向风吹来的方向,碎石堆就散开了。

⑨搬走迎风面的沙土只能让碎石集体逆风而动,并不能让其完全散开。要让碎石散开,还另有原因:处于迎风面的那些碎石同时也为后方的碎石阻挡了风力,使风力不能对后方的碎石做同样的事情,风只能搬动后方碎石两侧的细沙。这样,在前方碎石向前滚动的时候,后方碎石由于两侧细沙逐渐被搬走,往往会向旁边滚,因此整个碎石群就出现了一部分碎石向前翻滚,另外一部分碎石向左右两侧翻滚的现象,于是碎石群均匀散开了。

1.文章运用层层设疑层层解疑的方法行文,对火星碎石的均匀分布,先后否定了哪几种说法? (4分)

2.文中第④段画线句中“也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3.用简洁的文字概述火星碎石规律分布的成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传》

【注】①督邮:汉郡守的属官。②仲博:范滂的弟弟。③龙舒君:指范滂的父亲,此时已死。

④李、杜:指李膺、杜密,当时名人,与宦官争,被害。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即自狱(       )       ②莫不流 (        )

③引与俱(       )       ④谓其子曰(        )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何敢以罪累君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以其境过清  

D.今以蒋氏观之

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试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范滂的为人品格。(2分)

 

查看答案

阅读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一诗,完成小题。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中回应了诗题里“招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一联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3分)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课内学习】人类一直在向动物学习,从源远流长的五禽戏,到方兴未艾的仿生学,动物已经成为人类获取知识和技术的一个重要源头。你学习了《狼》专题,你认为狼身上有哪些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2分)

2.【课外探究】近年来,受动物的启发,动物教育学开始日益流行。虎妈制订“科目全优、不准参加玩伴聚会”等10条严厉家规;狼爸提出“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鹰爸对幼儿进行极端的老鹰式训练,“孩子要么像鹰一样翱翔蓝天,要么失足掉下悬崖”。虎妈、狼爸、鹰爸……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从动物行为中寻找灵感,并从中提炼出“严厉管教”“棍棒体罚”“极限训练”等教育理念。你们班围绕这一热点话题举行了一次班级研讨会。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教育方式的?(3分)

3.【口语交际】如果你的父母对“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十分推崇,打算对你也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你该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向父母推荐合理的可行的教育方式。(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