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①吴导至县,...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传》

【注】①督邮:汉郡守的属官。②仲博:范滂的弟弟。③龙舒君:指范滂的父亲,此时已死。

④李、杜:指李膺、杜密,当时名人,与宦官争,被害。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即自狱(       )       ②莫不流 (        )

③引与俱(       )       ④谓其子曰(        )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何敢以罪累君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以其境过清  

D.今以蒋氏观之

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试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范滂的为人品格。(2分)

 

1.①到,至 ②眼泪,泪 ③逃跑,逃走④回头,回头看 (4分)  2.C 3.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 (2分) 4. (1)我想让你做恶事(做坏人),但是恶事不可以做;让你做好事(做好人),但是我并不曾做坏事。(2分)     (2)略 (2分) 5.从“即自诣狱”,可见范滂的临危不惧;从“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可见范滂的忠义;从范滂别母中可见范滂对母亲的孝爱之心。(答到一点即可,未结合选段内容扣1分) (2分)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例句中和C句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 3.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围绕文章中对犯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一诗,完成小题。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中回应了诗题里“招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一联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3分)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课内学习】人类一直在向动物学习,从源远流长的五禽戏,到方兴未艾的仿生学,动物已经成为人类获取知识和技术的一个重要源头。你学习了《狼》专题,你认为狼身上有哪些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2分)

2.【课外探究】近年来,受动物的启发,动物教育学开始日益流行。虎妈制订“科目全优、不准参加玩伴聚会”等10条严厉家规;狼爸提出“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鹰爸对幼儿进行极端的老鹰式训练,“孩子要么像鹰一样翱翔蓝天,要么失足掉下悬崖”。虎妈、狼爸、鹰爸……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从动物行为中寻找灵感,并从中提炼出“严厉管教”“棍棒体罚”“极限训练”等教育理念。你们班围绕这一热点话题举行了一次班级研讨会。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教育方式的?(3分)

3.【口语交际】如果你的父母对“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十分推崇,打算对你也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你该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向父母推荐合理的可行的教育方式。(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的著名文学形象保尔·柯察金,他的生活原型是          

(填国名)的             (填人名)。(2分)

2.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上面的这段文字选自名著《水浒传》,那“胖大和尚”原名鲁达,曾经是经略府的提辖,试简说他后来为什么成了和尚。(2分)

3.梁山好汉们性格上有着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的共同特征,这种性格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意义?谈谈你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1.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行者究其难。

3.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5.李商隐《无题》诗中,现在多用来比喻奉献精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表达“学”与“思”要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马的淡定优雅的神情,恰好与它颈部的美相辅相成。

B.随着年龄的增长,使我对那些不惜万里迢迢而来寻根的人有了一种同感。

C.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疾驰,车窗外扣人心弦的景色,令人陶醉。

D.生活中,我们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懂得怎样面对挫折,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挫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