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你联系下面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把你对消费的看法写下来,字数不少于80字。 《中国...

请你联系下面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把你对消费的看法写下来,字数不少于80字。

《中国消费报》上曾登载:无锡市有关机构对在该市从业的101位农民工展开了一次生活消费状况调查。今年38岁的安徽籍民工袁守康的消费状况是:除吃饭外,每月吃两次荤菜共10元,每月理一次发5元,每月看一场录像2元,两个月用一支牙膏。透过这种其他群体可能无法忍受的生活标准,我们看到了农民工的辛劳与其生存状况之间的巨大反差,更看到了他们那老小聚集的家庭的艰难程度。

 

示例:(1)看了农民工的消费状况,我觉得我们学生没有理由大手大脚花钱。毕竟我们还是处于非工作阶段,自己没有挣钱,先学会大把花钱,是非理性的。 (2)看到为我们这个城市出力的农民工的消费状况,我觉得一个人的消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来合理安排。不可像目前社会上80后、90后中的一部分“月光族”,挣多少就花多少,这是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的消费观。 (3)看着这些离乡背井的农民工兄弟,生存竟如此艰难,我觉得对于收入和消费都远远超出他们的人来说,应该从自己的消费支出中节省出一部分,用来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改善那些低收入、低消费人群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解析】观点全面、正确,能联系材料,语言精练、流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舒心草    张丽钧(15分)

①案头的山水盆景中生出了一株小草,茎如丝,叶如珠,绿如翠,煞是夺人眼目。

②总有人指着这草问起它的芳名,我一片茫然,却不甘心,遂应道:舒心草。

③自打给这小草赐名为“舒心”,每每看它,心竟果真舒泰起来。这襟袖之间是山水,只是个象征性的玩意,是游不得的。若说游,倒是每日里它在游我——游我含泪含笑的目光,游我亦悲亦欣的情怀。那石,不是有吸吮功能的“上水石”,嶙峋丑陋,遍体孔洞。拙劣的匠人在上面安了个蓝色琉璃小亭子,又植了一株文竹。但不久,小亭子即因碍眼被我断然毁弃;文竹呢,三涝两旱的,很快也就枯死了。就在我以为我的山注定作别了所有风景的时候,它自己竟孕育出了一株灵异的小草!

④这株草,可真没有枉担“舒心”的美名。它自己舒心,也令观者舒心。

⑤它长在半山腰,那里有个孔洞,大概里面藏了一星儿土吧,这就足够它立命了;它那么皮实,水浇得勤了懒了它都不在乎,有时我一连几天忘了给它水喝,歉疚地提了喷壶去看它时,发现它非但没有枯萎,还在顶端冒出了一芽新绿;最初它仅有一根柔弱的茎,宛如一条绿丝线,打几个丁点儿的结,可怜兮兮地在山体上垂挂着,后来,它几乎是遵循了某种美学原则,陆陆续续地抽捻出一线线嫩绿,并在那嫩绿上精心点缀一串米粒大小的叶片,几行玲珑的美诗就那样参差着,押着惬意的韵脚,精妙地注释着生命。

⑥我的心常常被它俘获,目光久久地给它粘住。这小小的草,它是担着使命来到人间的么?它要为我滤掉一些东西,生命的负累太重,连呼吸都仿佛注了铅,与这株轻灵的小草对视时,我为自己的沉重而羞愧,学着它的样子,我也要删繁就简地打理自己的欲望,以期让我的心能坦然地面对它的素心;我的生命之树上长满了青翠的叶片,可它们是多么容易飘落啊!一件沮丧的事能让它飘落,一句辜负的话能让它飘落,甚至一点点的曲解,一丝丝的误读,都可以让它悚然心惊,生命的叹息那样真切,爱的叶子瞬间失了颜色,悲鸣着扑向泥土……我的舒心草怎么就那么从容淡定呢?似乎从来就没什么窝心的事发生在它身上——阳光爱抚它时,它舒心;阳光背弃它时,它也舒心。我怀疑它心中是不是揣着一颗隐匿的小太阳,自己照耀自己,自己温暖自己,不怨艾,不忧戚,在这被别的植物厌弃的地方意兴盎然地活出自己的一种精气神。

⑦总觉得自己是个颇有“植物缘”的人。去了一趟景忠山,痴痴地爱上了那里的松树,并激动不已地给它们取名为“帅松”;去了一趟空中草原,傻傻地爱上了那里的一种淡紫色小花,并一厢情愿地在心里唤它们为“女儿花”。喜欢对草木说话。那年春天,就亲切地对凤凰山公园里的一树碧桃说:“喂,宝贝,你怎么开得这么好哇?”吓坏了打太极拳的一位老太太……

⑧常常想,莫非前世竟是一株植物?今生对草木的喜爱原本就是一种自恋?不管怎样,反正是特别能被植物有效抚慰。就说眼前这株草,人眼不入心的观者太多了,可我,偏偏就把它爱出了心痛的感觉。伫立于世间最“迷你”的绿瀑前,耳畔常响起郑板桥的两句妙语——“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你看,那“新生竹”何尝不是郑板桥眼中的“舒心竹”呢?

⑨爱植物的人,心中永远没有冬天。

1.作者写舒心草“自己舒心,也令观者舒心”,从文章看,两种“舒心”各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文章第③自然段中描写的“那石”、“小亭子”和“文竹”各有什么特点?描写它们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3.“它几乎是遵循了某种美学原则,陆陆续续地抽捻出一线线嫩绿”句中的“抽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4.文章末尾说“爱植物的人,心中永远没有冬天”,句中“植物”改为“舒心草”好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想法。(3分)

 

查看答案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5分)

①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②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

③但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

④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⑤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1.作者在文中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查看答案

低碳经济(4分)

①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开始用“碳”来计算。

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际,“低碳经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在促使气候变暖方面作用最大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其“生命力”很顽强,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少则50年,最长约200年都不会消失。因此,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全球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引起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发烧”了,而低碳经济为“生病”的地球开出了一剂“退烧药”。

③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于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上提出。

④随着油价持续走高,应对气候变化呼声日高,尤其是去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低碳经济再次成为“香饽饽”。这次,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理念,而且是被当作下一轮新经济的增长点。

1.文章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2.请结合全文,说说“低碳经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观祈雨  李约(唐代)(4分)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①前。

朱门②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③管弦。

注:①水庙:指龙王庙。②朱门:红漆大门,指富豪人家。③咽:凝塞。指乐器受潮音阻。

1.请你说说诗歌前两句具体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分)

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2分)

 

查看答案

跋李庄简公家书    陆游   (11分)

李光①罢政归乡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谈终日。每言秦氏③,必曰:“咸阳”,愤切慷慨,形于辞色。

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④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

【注释】①李光:宋高宗时任参知政事等职。②某:陆游自称。 ③秦氏:指秦桧。

④赵相:即赵鼎,宋高宗时宰相,因反对和议遭贬。 

1.下列句中的“于”与“形于辞色”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苛政猛于虎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余将告于莅事者。

D.积于今六十岁矣。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陆游20岁那年,李光大人在政务繁忙中还抽空来拜访我的父亲,整天促膝畅谈。

B.每当谈到秦桧的时候,李光脸上便露出愤怒慷慨的样子。

C.从选文来看,李光是一个刚毅不屈之人。

D.在这篇文章中,陆游表达了对李光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悲忧出:_________           ②言此时:            

③虽海表:_________           ④皆垂范百世: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3分)

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