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题目。(14分) 【甲文】 余幼时即嗜学。...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题目。(14分)

【甲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③恶:同“勿”

(选自《明史?宋濂传》)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2)获有所闻(     )

(3)其欣悦(        )        (4)指其书曰(     )

2.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濂具实对 不千里称也《马说》

B.问群臣臧否 中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C.善者与臣友,臣知 何陋有《陋室铭》

D.坐客谁  其来也《晏子使楚》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诚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治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4分)

 

1.(1)因此(2)最终(3)等待     (4)有人 2.A 3.(1)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专心地)来请教。(2) 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  4.【甲】的启示是治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 【乙】的启示是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往”。(4分)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2.A.濂具以实对 (拿)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拿) B.间问群臣臧否(间或)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夹杂) C.善者与臣友,臣知之  (代词) 何陋之有《陋室铭》(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D.坐客为谁(是)          为其来也《晏子使楚》(相当于“于”)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甲乙两文来谈启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题目。(16分)

【甲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心之(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3)神寒骨(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甲乙两文在写景上比较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请结合两篇文章的第二段内容,说说各自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景物特点的。(4分)

4.两篇文章都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片段,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感受,请说说两篇文章各侧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李白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注释:①天宝八年春,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再度开始他的漫游生活,后东游齐鲁,在金乡遇到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下了这首诗。②金乡:今山东金乡。③咸阳:此处指长安。

1.“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一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体会其妙处。(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归去的情景,使你联想到意境相似异曲同工的诗句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题目。(1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找出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诗句:                                                   

分析: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7分)

1.在接下来的一两天里,他都在法院外面转悠,心里总有一股冲动,想要进去,这种冲动几乎到了无法抗拒的地步,哈克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从法院门前走开,但总是有那种令人牵肠挂肚的东西要马上将他们吸引过去。每逢有闲人从法院里出来,他都要竖起耳朵听他们议论,但是听到的始终都是令人担忧的消息。

选段出自           ,作者是          ,文段中的“他”是         ,“令人担忧的消息”是                                               。(4分)

2.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选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按语序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     )。  (2分)

①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

②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雅玩

③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厨房,便于煮茶

④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

⑤有些人家,有比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⑥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A.⑥③⑤②①④

B.④②⑥①③⑤

C.②①③⑤④⑥

D.①②⑥③⑤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