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4分) 谦虚小议 ①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朗士等一批青年,为了让自己...

阅读理解。(4分)

谦虚小议

①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朗士等一批青年,为了让自己办的刊物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就写信给大文豪雨果,请他写一封信作为该刊物的序言。几天后,雨果回了信,打开一看,里面却写道:“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森林;我只是一支蜡烛,你们是万道霞光;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汪洋大海;我只是一个鼹鼠掘成的一个小丘,你们是阿尔卑斯山;我只是……”他们没有发表这封信,怕会损害雨果的名声。

②其实,雨果的这封信,正是他谦虚品质的生动体现。它非但不会损害文豪的名誉,反而体现了他伟大和高尚的品质。

③谦虚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一个人恰当处理他与外界关系的正确思想方法。心胸开阔,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谦虚谨慎;器小易满,不到半瓶水,也会淌得一塌糊涂。

④谦虚本身说明着自知之明。人有自知,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不犯或少犯错误,即使有了错误,也可以及时认识和纠正。“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自以为很高明,其实很蠢。少一点骄傲,多一点谦虚,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1.(2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谦虚”这一论题(答引出下文扣0.5分);同时又能作为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观点。(少一点扣1分) 2.正反对比论证,(1分)强调了谦虚的必要性(1分)(或:强调突出了“少一点骄傲,多一点谦虚,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的观点) 【解析】 1.议论文开篇一般有以下作用:引出论点,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与下文照应等。 2.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答时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理解。(4分)

微波武器

①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②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微波武器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1.第②自然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2.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中划线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4分)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开头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急雨前的情景?   (2分)

2.三、四两句中的“钩疏箔”与“卧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张文诩,河东人也。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习。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翕然,咸共宗仰。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诩意不在仕,固辞焉。

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命。事母以孝闻。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每闲居无事,从容长叹曰:“老冉冉而将至,恐修名之不立!”终于家,年四十。乡人为立碑颂,号曰张先生。

[注]①禁:施禁咒语。(节选自《隋书·张文诩传》,有删改)

1.下列句中的“以”与“州县以其贫素”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太医王命聚之

B.属予作文记之

C.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D.可一战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张文诩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周易》、《诗》、《书》以及《春秋三传》这些典籍,他都通晓熟悉。

B.张文诩博览文籍,隋文帝招揽天下名儒硕学之士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极力延请张文诩担任太学博士。

C.张文诩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多次推辞做官,并很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希望自己有美名传世。

D.张文诩博学多闻,不慕名利,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深受同乡爱戴。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辞焉     固:                  ②文诩杖而归   策:      

③弃麦而   谢:                  ④将加恤       振: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2分)

②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2分)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媒体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媒体有良知,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B.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罗丹的大理石雕像《沉思》别出心裁,                                  

                 。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

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

①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

②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

③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像

④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

⑤在端庄的正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

⑥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A.⑤④①⑥②③

B.④③②①⑥⑤

C.④②①⑥⑤③

D.⑤②①⑥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