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5分) 今日水世界 ①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接近70%...

阅读理解。(5分)

今日水世界

①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接近70%。农业用水量的增加还源于饮食质量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更为美味可口的食物。生产1公斤花生要比生产1公斤大豆多消耗近1倍的水,而生产1公斤牛肉所消耗的水几乎是生产1公斤鸡肉的4倍,生产1杯橙汁也要消耗1杯茶用水量的5倍。随着全世界20亿人口将步入中产阶层,即便人口总量不变,农业用水量也会有增无减。

②同样,工业生产也需要水。全世界用水总量的22%用于工业生产,8%用于生活用水。总的来说,这两方面的用水量在20世纪下半叶翻了两番,比农业用水的增长速度快一倍。专家预测,各方面的用水需求都还会进一步增加。

③世界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以地理位置为例,全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60%集中在9个国家,即便在这9个国家中,也只有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刚果、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供大于求。美国的水资源相对富裕,而人口超过世界人口总量1/3的中国和印度仅拥有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10%。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各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大相径庭。印度东北部的年平均降雨量大约是其西部沙漠的110倍。

④其实,地下水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当某地的雨水和地表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时,地下水似乎解决了人们的燃眉之急。在印度和中国有数百万灌溉井孔,从地下取水。美国中部高地平原地下含水层覆盖45万平方公里,地跨8个州;南美洲瓜拉尼地下含水层则连绵120万平方公里,地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墨西哥城及其周边地区20万居民生活用水的70%来自一个含水层,而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这一含水层将在200年内枯竭。由于这一原因,墨西哥城已经开始下沉。在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雅加达,含水层要么被透支使用,要么遭受污染,或被海水回灌。

⑤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障碍多来自政治或文化因素。人们已经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举措已广为人知。一些是物理方法,例如加固河堤、修建大坝;或在降水集中的雨季,选择水不易蒸发的地点储水;或为保护生态系统,加强污染监管等等。另一些举措则涉及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达到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有效合理地用水的目的。

⑥对于农民来讲,干旱地区的农民则需更换作物品种,改种价值高、耗水少的作物,如坚果、草莓或蓝莓。同时,一些个人爱好最好也要做出调整,可以少吃肉、多吃豆制品;少打高尔夫球、多打篮球等等。               选自《读者》2010年20期,有改动)

1.本文围绕题目从                            三方面进行说明。(3分)

2.请分析第①段中的画线句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1.(3分) 世界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 解涣水资源问题的方法。 2.(2分) 作者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三组对比,更加突出了农业用水量增加的原因。 【解析】 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即可。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鉴赏。(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中的“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 (2分)

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④之日也。侂胄专僭⑤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⑥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⑦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⑧,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下列句中的“以”与“许以掖垣”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扶苏以数谏故

B.策之不以其道

C.何不试之以足

D.可以一战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 / 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万里为之记 属:_________      ②忽族子自外   至:________

呼纸书曰   亟:_________      ④侂胄         恚: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也。”(2分)

(2)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2分)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尽管摩西、柏拉图、弥尔顿的语言平淡无奇,但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其最杰出的贡献乃在于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说出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一个人应学会更多地发现和观察自己心灵深处那一闪而过的火花,而不只限于仰观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

A.摩西、柏拉图、弥尔顿成为伟人的关键是能说出自己的思想。

B.摩西、柏拉图、弥尔顿能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

C.一个人重要的是能发现和说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语言是否华丽。

D.一个人不要仰观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而要有自己的思想。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在笛福的笔下,鲁滨孙勇敢、乐观、不惧困难。在孤岛上,他积极地与大自然做不屈的斗争,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星期五”,使其心甘情愿做了他的忠实奴仆。

B.《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C.《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矛盾,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D.《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2分)(  )

A.2011年4月23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一本好书”的倡议。

B.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义务。

C.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

D.春节期间,在惠山老街、三国城、水浒城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