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4分) 守护人性 ——《周国平论教育》序(节选) ①人生的价值,可用...

阅读理解。(4分)

守护人性

——《周国平论教育》序(节选)

①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②不错,这只是常识而已。惟因如此,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③有智者说:经济决定今天,政治决定明天,教育决定未来。此言极是,因此,最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教育的久远后果,一代代新人经由这种教育走上了社会,他们的精神素质将决定未来中国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神水准和社会面貌。让教育回归人性,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拖延下去,只会愈加积重难返,今后纠正起来更加事倍功半。

④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四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

 

1.守护人性是教育的终极使命;教育应该守护人性。(意思对即可)。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的突出了人性的价值,鲜明有力证明了守护人性的重大意义,1分。 【解析】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 2.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答时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理解。(4分)

最后顺便谈一谈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雄心太大,鉴于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在它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手里怎么办?这些信息被滥用或错用又怎么办?“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这里讲的是人类的奥秘彻底揭开之时,人类基因组计划只是序幕),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迄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这是一个有关世界及各个国家的安全的问题,应该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白宫可能很早就认识了这一问题并开始考虑了。“二十一世纪反对生物恐怖主义计划”或者别的名字已说明白宫的考虑已不只是停留在经典的、传统的生物武器上了,如生物神经毒气等。在不久的将来,敌对分子将可以利用致命的病因和基因工程生产的衍生物,制造与人类基因有关的生物武器。人种之间、族群之间、群体之间,确确实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细微差异已经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武器。举几个例子:从人种来说,白种人中不少见的对艾滋病(AIDS)病毒的天然免疫功能,在亚洲人(黄种人)中还没有发现或极为少见;而中国迄今没有发现过的CF(囊泡纤维化),在白种人中的发病率为1/400,人群中的携带者的比例为1/30­­—1/20;从群体来说,中国南方并不罕见的蚕虫病患者,他们的一个基因组中的细微差异使他们吃上几颗蚕豆便将毙命(如果不知病因与及时抢救的话)

1.为什么说“人类迄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2分)

2.文中划线句是作者的举例说明,作者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2分)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4分 )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①,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太祖(曹操)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②,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苟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③。”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有删节)

【注】①当须刳〔刳(kū)〕:剖开,开刀。②赐小豆四十斛〔斛(hú)〕古时量粮食的一种容器,一斛等于十斗。 ③宜含宥之〔含宥(yòu)〕宽容,原谅。

1.下列句中的“而”与“太祖闻而召佗”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委而去之

D.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2.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

A.华佗医术高明,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让病人服饮,同时告诉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很快就好了。

B.华佗不但能用中药给人治病,还会给人动手术,并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可惜他的医书没有流传下来,是一大遗憾。

C.华佗医技卓绝,然而他本是读书人,以医术养活自己,心里常感懊悔。

D.华佗认为曹操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奸臣,所以不愿为曹操治病,称病躲在家里。曹操多次用书信召唤,他都不愿前往。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其节度     语:                ②若妻病      信:       

③此可以人   活:                 ④佗亦不     强: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2分)

⑵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2分)

 

查看答案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纷纷诵读《弟子规》《三字经》。 亲近经典,可以净化心灵,

涵养大气。这两本书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

重要文化经典,其中有不少内容在指导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仍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处于青

春期的一些中学生,容易与父母闹别扭。如果你的同学因为上网打游戏而被父母的批评,正

心情不悦。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内容最适合用来对他(她)进行劝说。(2分)(  )

A.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B.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C.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D.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查看答案

将下面这段话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A.寓言内涵丰富,常常通过故事表达哲理,促进人们心灵成长。

B.寓言是袋子,里面可以装很多东西,说明它的内容很丰富。

C.寓言虽然有时候看上去是一个怪物,但是却能够给人哲理。

D.寓言是一座桥梁,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成功,成就美丽人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