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扬州玉器 ①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 ②扬州...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扬州玉器

①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

②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古籍《书经·禹贡篇》便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述,把扬州琢玉史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

③汉代扬州的琢玉工艺,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出土的玉器中,可知扬州玉器到了汉代,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的装饰品玉镯、玉环发展至观赏的玉蝶、玉璧、辟邪等。唐代的扬州琢玉,在当时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一方面,贵族豪门用之于装饰楼阁建筑炫耀门庭,所谓“雕栏玉户”者是也。另一方面,在民间以小件玉器作为佩饰用品亦渐开风气,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洁白无瑕,凝腻如脂,造型精致典雅,被定为“扬州八贡”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缴宫廷,供皇宫内院陈设或作为对臣下进行奖赏的“御品”。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

④进入20世纪50年代,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平仍居全国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图》碧玉山,1989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1990年运用“山子雕”工艺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国图》,均荣获国家金杯。上述5件玉器,经国家评定为珍品,现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内。                             

1.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2.选文第③段说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进入全盛时期”,请你根据文本信息分要点归纳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内容。(4分)

3.选文第④段“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句中划线词“主要”有何作用,能否去掉?(3分)

4.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请你结合有关“玉”的成语或者熟语(不少于2个),谈谈你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6分)

 

1.说明方法:举例子。(1分)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扬州琢玉工艺源远流长。(2分) 2.(1)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2)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3)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4)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5)生产规模和作业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4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即可得4分) 3.不能去掉。“主要”一词表示现代中国玉器大部分出自扬州产区,但也有的出自中国其他地区,如果去掉,就表示现代中国玉器只有扬州这一个产区,与事实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3分) 4.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操守,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有对“金玉良言”的劝告或教诲的赞美,有对“冰清玉洁”的品格操行的追求,还有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唾弃…… 【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表态+解释+分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 4.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对玉文化的理解来谈对玉文化的认识。(6分,答到1个成语得1分,分析合理得2分,分析能够答到中国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追求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文】(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同“宴”)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选自《明史》)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慕圣贤之道(       )       (2)常夜分乃(        )

(3)抑可贤矣  (       )      (4)每必令侍膳(        )

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门人弟子填室    真不知马也(《马说》)

B.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数谏故(《陈涉世家》)

C.善者与臣友,臣知此则岳阳楼大观也(《岳阳楼记》)

D.余虽愚     既克,公问其(《曹刿论战》)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3)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4.上述两段文言文都与明朝学者宋濂有关,结合两段文字具体分析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查看答案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1]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1] 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1.同是登岳阳楼,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                     

            ;第二首表达诗人                                   

2.两首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皆为佳句,请分别赏析这两联的妙处。(4分)

 

查看答案

结合提示,完成下面题目:

1.下表是某媒体对观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人物事迹后所做的问卷调查,请概括表格反映的主要信息。(3分)

序号

答题选项

百分比

1

认可人物的价值取向,并完善自己的行为方式

36.6%

2

为人物事迹所感动,内心有更多生活感悟

27.5%

3

加深了对过去一年社会大事及社会状况的记忆与理解

15.8%

4

仅了解了相关人物,对自己影响不大

9.16%

5

没有任何影响

5.83%

6

其他

5%

2.请给下面这则消息加一个标题。(3分)

2月15日上午春寒料峭,教室外雪花纷飞,而在阳光中学实验室内,一百多名师生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颁奖晚会”视频。师生们为朱光亚、胡忠、谢晓君、吴孟超、刘伟、杨善洲、阿里木、张平宜、孟佩杰、吴菊萍、刘金国这些鲜活、平凡而又伟大的英模事迹感动得潸然泪下。特别是师生们看到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雪域高原无悔支教、甘守清贫、不为名利的事迹时,无不深受感动。

3.下面是写给“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阅读经典,我们也常常感动于许多英雄人物,请结合下列名著,任选其中的一个英雄人物,为这个人物写一段颁奖词。(3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鲁滨孙漂流记》 《老人与海》

 

查看答案

默写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5.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

6.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7.                 , 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8.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亦有此妙。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烟花三月是我们扬州最美丽的时节,桃红柳绿,chà(   )紫嫣红。桃花谢了还有牡丹、琼花、芍药、绣球花等接zhǒng(  )而至,烟花就是指柳树的花——柳絮,微风吹过,柳絮漫天飞舞,像纷飞的雪花一样,给扬州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说不完的qī(  )美,道不尽的震hàn(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