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6分)
【甲】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①秦兵逼肥水而陈[1],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道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2]而杀之,蔑[3]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4]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5]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②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6]之折。
〔注:[1]陈,通“阵”。[2]蹙,逼迫。[3]蔑,没有。[4]略,巡行。[5]朱序、张天锡、徐元喜皆为前秦将领。[6]屐齿,木头鞋的鞋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⑴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_ ⑵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时方与客__________________ ⑷融亦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既克,公问其故。
⑵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其 走 者 闻 风 声 鹤 唳
4.【乙】文第②自然段划线句“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谢安怎样的心情?(3分)
5.“长勺之战”和“淝水之战”皆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认真阅
【甲】【乙】两文,分别说出鲁国胜利和前秦失败的原因。(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共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认真阅读两首词,说出“鬓微霜”和“鬓如霜”这两处外貌描写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3 分)
2.比较两首词在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3 分)
综合性学习。(7分)
1.有人说,语文学习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谈吐文雅、举止优雅、气质高雅”。结合你的语文学习经历,就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说说你的看法。(3分)
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1 :中新网3月5日电, 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2012全国两会大幕全面拉开。今天适逢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在如今全国性学雷锋活动红火进行之际,“雷锋精神”也成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新话题。
材料2:本报讯,今天上午,清华大学2012年自主选拔复试在校内开考,普通自主招生和最受人关注的清华新百年计划的“自强计划”考生都参加了此次复试。学雷锋也进入了面试题中。今天上午8时,在清华大学第三教学楼门口,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每个考场里有三个老师,大约会问三道考题,其余考题则根据考生的回答再继续发问。有名女孩被问了四道题,其中第二题是让她以班长的身份发表动员学雷锋的演讲, “我完全没有想到要问这样的题。”女孩笑着如是说。
材料3:三月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更是一个讲文明、树新风,让雷锋精神吹遍校园每一个角落的季节。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更应以身作则,向雷锋学习,倡导大家保护环境。所以,我们今天举行了“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之植树护绿公益行”活动。
①给材料2拟一个标题。(15字内)(2分)
②概括阅读三则材料后获得的主要信息。(2分)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5分)
1.《水浒传》中,王进因高俅迫害而夜走延安府, (填人名)因高俅诬陷而发配沧州道, (填人名)因高俅斥退而流落东京城。(每横线1分)
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填篇目)(1分)。表现了作者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读书后的真正心境。(2分)
之所以喜欢读书,是读书能进入另一种生活。之后从“另外一种生活”里走出来,人便有一种甜美的满足的感觉。
这种“甜美满足”是任何别的东西所不能代替的。金钱、食物,都不能带给你阅读之后的那种微妙的满足感。这种感觉给人一种向上、自信而晴朗的滋味。
用“晴朗”这个词,我是有所考虑的。是的,一番沉浸下去又走出来的那种特别的心情,就是一种晴朗天空一样的让人心情舒畅。换句话说,心就像被打开了一般。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 , 。 ,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④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①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