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又是那个粗枝大叶的孩子,...

下面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又是那个粗枝大叶的孩子,惹得老师和家长很不愉快。

B.演出的那天晚上,大家表示要不遗余力地把歌唱好。

C.他的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做什么工作都要大显身手

D.每年,成千上万的大中院校的师生络绎不绝的来这里学习。

 

(3分)B 【解析】A中“粗枝大叶”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C中“大显身手”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贬环境;D中“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言过其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雨疏风zhòu细qiān阔chuò外

B.目口呆dēng挑裂jūn脚duò

C.而不舍qiè订jiào投bèn发jiào

D.彬有礼bīng气yē着qíng陷lòu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请以“信念的力量”作为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作文。(60分)

要求:(1)字数600以上;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的信息;

(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之万,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②固:坚持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红马(养)

B.公不(同意)

C.之万之 (责怪)

D.公乘之 (等到)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3.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4分)

(1)未识书具 尝: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              

(3)不能前时之闻 称:            (4)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忽啼求彼其受天也

B.并为其名是指物作诗立就

C.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文理皆有可观者

D.舅家见之贤材人远矣

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4.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从他的变化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描绘的是什么生活?具体写了哪些情景?(每一情景的概括限两字)(2分)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