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1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1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时时而进中力拉崩倒之声

B.邹忌八尺有余盖简桃核狭者为之

C.吾与徐公美明日徐公来,视之

D.皆以美徐公此所谓战胜朝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讽、刺、谏、谤、讥”几个词在这里都是中性词,没有贬义。

B.“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门庭若市”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表明了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D.本文和诸葛亮的《出师表》都是写臣子委婉规劝君主纳谏除弊的典范篇章。

 

1.(3分)B都有“长,身长”的意思 2.(5分)(1)我妻子认为我俊美,是(因为)她偏爱我。(2)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使我的耳朵听的(人),可得到下等奖赏。 3.(3分)D 【解析】 1.A.偶或,偶尔;夹杂。C.谁,哪一个;通“熟”,仔细,细致。D.比,表比较的介词;在,表处所的介词。 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美、私,判断句式、谤讥、闻、寡人”等。 3.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是直言规劝,不像邹忌那样委婉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5分)

1.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2.引凄异。             (《三峡》)

3.援疑理。             (《送东阳马生序》)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5.子墨子之守有余。     (《公输》)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宅里寻常见。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B.泉水激石,嘤嘤成韵;好鸟相鸣,泠泠作响。

C.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悠哉悠哉,寤寐思服。

D.疑怪昨霄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E.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F.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云隔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咏梅》)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说明:①题为必答题,2分;②题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诗人心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里表示“                 ,西北望,射天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坦言“报君黄金台上意,                   ”。

②“酒”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                ,独酌无相亲”,这是李白在《月下独酌》里借酒抒发的孤寂之情;“                   ,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里借酒抒发的满腹乡愁。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几位家长的说话内容,完成下面各题。(4分)

甲:现在,真正不打孩子的家长不多。

乙:是啊,俗话说得好:“不打不成才。”

丙:那可不行,我是从来不打孩子的。

丁:本来嘛,孩子是不该打,可一时气急了,就顾不得那么多了。那天,我那小子摔破了邻居家的两个瓷玩具,就挨了一顿揍。

丙:克制自己嘛。我认为父母和孩子应多沟通交流,绝不能动拳头!

甲:孩子上小学时,应该打,上中学就不要打了。

乙:我认为,为了孩子的明天,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巴掌!

丙:话不能这样说嘛,要尊重孩子,好好说服教育,孩子会听你的。

甲:嗯……

1.家长们谈话的焦点是                       

2.认为“孩子该打”并且态度坚决的家长是         ,他的理由是          

3.认为“孩子不该打”的家长是             ,他的理由是               

4.假如你当时在场,你将如何对家长们说?(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当时的场合)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3分)

据新华社纽约6月2日电  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的中国跨栏名将刘翔2日在这里“一跨冲天”。在锐步田径大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他以12秒92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并创造了今年世界最好成绩。赛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对记者说,中国田径正在爬坡,刘翔的好成绩将带动中国田径继续前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7.23”动车追尾事故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和防范的重大责任事故。

C.看到全班同学的毕业合影,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我们嬉笑打闹、同桌共读的情景。

D.凉茶是岭南人根据本地气候、水土特性,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出的一类饮料总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