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宅里寻常见。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
B.泉水激石,嘤嘤成韵;好鸟相鸣,泠泠作响。 |
|
C.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悠哉悠哉,寤寐思服。 |
|
D.疑怪昨霄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E.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F.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云隔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⑤ ,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⑥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说明:①题为必答题,2分;②题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诗人心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里表示“ ,西北望,射天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坦言“报君黄金台上意, ”。
②“酒”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 ,独酌无相亲”,这是李白在《月下独酌》里借酒抒发的孤寂之情;“ ,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里借酒抒发的满腹乡愁。
根据下面几位家长的说话内容,完成下面各题。(4分)
甲:现在,真正不打孩子的家长不多。
乙:是啊,俗话说得好:“不打不成才。”
丙:那可不行,我是从来不打孩子的。
丁:本来嘛,孩子是不该打,可一时气急了,就顾不得那么多了。那天,我那小子摔破了邻居家的两个瓷玩具,就挨了一顿揍。
丙:克制自己嘛。我认为父母和孩子应多沟通交流,绝不能动拳头!
甲:孩子上小学时,应该打,上中学就不要打了。
乙:我认为,为了孩子的明天,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巴掌!
丙:话不能这样说嘛,要尊重孩子,好好说服教育,孩子会听你的。
甲:嗯……
1.家长们谈话的焦点是 。
2.认为“孩子该打”并且态度坚决的家长是 ,他的理由是 。
3.认为“孩子不该打”的家长是 ,他的理由是 。
4.假如你当时在场,你将如何对家长们说?(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当时的场合)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3分)
据新华社纽约6月2日电 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的中国跨栏名将刘翔2日在这里“一跨冲天”。在锐步田径大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他以12秒92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并创造了今年世界最好成绩。赛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对记者说,中国田径正在爬坡,刘翔的好成绩将带动中国田径继续前行。
|
|
|
|
|
|
|
|
|
|
|
|
|
|
|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
|
B.“7.23”动车追尾事故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和防范的重大责任事故。 |
|
C.看到全班同学的毕业合影,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我们嬉笑打闹、同桌共读的情景。 |
|
D.凉茶是岭南人根据本地气候、水土特性,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出的一类饮料总称。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
|
B.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污染。 |
|
C.《春酒》中提到的“八宝酒”,望文生义,就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
|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
A.慰藉懊恼苍海桑田如坐针毡 |
|
B.砭骨诀别人情练达断壁残垣 |
|
C.缄默伫立恼羞成怒万恶不郝 |
|
D.预兆憔粹味同嚼蜡迫不及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