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3分)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3.第②段划线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1.①海啸浪的波很长 ②周期较长 ③海啸波的传播速度快 ④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等。(每答对一个特征0.5分,全对得3分) 2.举例子 列数字 说明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3.不能去掉。(1分)用上这个词,说明海底地震并不是海啸产生的唯一原因。(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对“海啸”的描写来逐一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表态+解释+分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2分)

3.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4.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3分)

 

查看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 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响  作:          

③梅花为寒所        勒:           

④山岚色之妙        设:           

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负势竞,互相轩邈②横柯蔽,在昼犹昏 .

B.①猿则百叫无 .②月景尤为清

C.①夹岸高山,生寒树②在朝日始出 .

D.①梅花寒所勒 ②歌吹风 .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1.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2分)

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2分)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1日,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嫦娥”再次飞天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1.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我国把这种探测器命名为“嫦娥”的原因。 

2.请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典诗词名句。

 

查看答案

古今诗文默写。

1.《沁园春·雪》中表现全词主旨的句

                             

2.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

4.《武陵春》一词中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                   ”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