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8分)
①林书豪是谁?
②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NBA①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③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正名,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④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是一个美国人。的确,他的中文不流利,他的怀才不遇、备遭歧视,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个人经历,都太像传统美国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⑥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溺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⑦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⑧对,还有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只能成为二线队员,甚至还数次降级,两度被开,可他依旧初衷不改,不言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⑨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注释】①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1.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什么?(2分)
2.请说明第⑨段中划线的文字不能删去的理由。(2分)
“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
3.文章对林书豪能够获得成功归纳起来有哪些原因?(2分)
4.文章最后说到“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林书豪是成功的,请联系生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分)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
4.古诗中有很多表达志向的名句,请你从你所学过的诗中任写一句(含上下句)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蒙络摇缀(络:缠绕) |
B.水尤清冽(冽:清澈) |
|
C.卷石底以出(卷:弯曲) |
D.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B.以其境过清徐喷以烟 |
|
C.其岸势犬牙差互其一犬坐于前 |
D.乃记之而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
|
B.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写景时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采用是移步换景的的写法,写作中广用修辞,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
|
C.文中对鱼的描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其写作目的在于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澈。 |
|
D.文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不仅写出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
4.翻译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
B.吾义固不杀人(坚持道义) |
|
C.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 |
D.(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可怜)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 ________ 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
A.②③⑥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④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