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小题。(共8分)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小题。(共8分)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录毕,送之     走:           

(2)白玉之环       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本文作者“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而最终却能学有所成。作者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与行为特点?(用原文词句回答)(2分)

 

1.(1)跑 (2)挂在腰间 2.(1)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2)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 3.嗜学 慕圣贤之道 中有足乐 勤且艰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今天,郊野公园已经成为北京诸多公园中的重要一员。学校开展了“北京郊野公园调查” 的实践活动。作为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从小组提供的两则材料中提炼信息,简要介绍北京郊野公园的情况。(不超过32个字)( 5分)

【材料一】

郊野公园面积要比市区公园大许多。郊野公园的建设,强调对原有片林略加改造,不鼓励大兴土木建设人工雕琢痕迹过于明显的园林小品。同时要求,郊野公园绿化率不低于90%,高大乔木覆

盖面积不低于70%,注重植物的空间配置和季节变化,力求呈现具有野性特征的自然景观。比如

朝阳区古塔公园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各种灌木、各色花卉达16.46万株之多,游客们来到这里,

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自然的野性。

【材料二】

北京市郊野公园的建设情况

(2004年规划   2007年启动)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20年总预计

郊野公园

累计数量

29个

(原有)

 44个

59个

71个

81个

91个

(计划)

102个

2.下面是对三位相关人员的采访记录,请你据此概括建设郊野公园的三个理由。(3分)

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通过对30个郊野公园的数据统计,我们看到这些公园每年可吸收二氧

化碳13万余吨,释放氧气10万余吨,成为北京人身边的“绿肺”。

中关村IT精英:每周末我们一家都去郊野公园,有时散散步,感受城郊的新鲜空气;有时适

当运动运动,和孩子在天然草坪上踢踢球。在最真实的自然环境里,我忘记了城市工作压力,释放了内心的焦虑情绪。

玉东郊野公园养护工李师傅:我是一个工人,2006年下岗。玉东公园建成后街道就安排我来这里上班,这可是为我们提供了“绿饭碗”。

3.在与某郊野公园管理处王主任交谈时,他说了下面一番话。面对王主任的困难,请你分别对主管部门和游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3分)

王主任:“我们这个郊野公园面积大、设施多,但没有门票收入,而政府给的养护费用每年才4元/平米。遇到节假日,伴随着游人的增多,垃圾量在增加,绿地被破坏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可我们只有十来个工作人员,很多时候真是忙不过来呀。”

给主管部门的建议:                     给游人的建议: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孔子之后的     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其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充分地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还强调“义”的重要性,在文章《           》中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他的文章观点精辟,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论证严密。论证严密的特点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为       。(从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语言特点等角度任选一个简析即可)

 

查看答案

默写(5分)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饮酒》)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 《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 《过零丁洋》)

4.《曹刿论战》一文提出要选择“         ”的时机发动进攻的观点。

5.《陋室铭》中虚写陋室主人厌弃世俗生活的语句是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华文明中,“和”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          。建设和谐文化,要求我们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关系入手,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回应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新需求,不断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①它强调“和而不同”,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增进共识和团结

②它强调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平和心态,实现身心和谐

③它强调公平正义,通过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和谐稳定

④它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尊重客观规律,努力实现和谐相处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对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几天前,我来到乡下,欣赏到一派乡村的春色:绿油油的稻田衬托着金黄的油菜花,波光粼粼的水塘倒映着袅娜的垂柳,淡淡的绿荫掩映着朴素的白墙黑瓦,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美丽。轻轻走入田野,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温暖的阳光下,斑斓的蝴蝶调皮地追随着行人上下飞舞, 是那样地让人留恋。四月的乡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简直就是一首生意盎然的田园交响曲。三月之初,这里还下着大雪,想不到春色还是如约到来,而且比往年更美丽、更妖娆,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和幸运吗?

A.①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多个方面描绘出春天的乡村清新、美丽的特点。

B.②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阳光下蝴蝶翻飞惹人留恋的情景。

C.③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乡村生意盎然的特点。

D.④句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到来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