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调查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同学们在街头进行了问卷和采访。请你结合上面搜集的材料,根据问卷结果和采访记录,写出调查的结论。(4分)
1.(一)人们对自闭症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二)街头采访记录
市民甲:我邻居的孩子是自闭症。他从来不理人,把你看成空气,有时不知为什么就在
街上大喊大叫的,样子挺可怕。这自闭症的小孩,就是傻子加疯子!
市民乙:自闭症孩子就是智力超常儿童啊。听说他们比一般人都聪明,在数学、物理方面有很高的天赋,美国有个12岁的自闭症男孩还在大学学天体物理呢。
调查结论:
2.这次活动需要一份倡议书。请你根据上面的问卷结果及采访记录,把下面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不超过20个字)(2分)
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宇宙里。今年4月2日是第五个联合国“世界自闭症关爱日”,为了普及自闭症的知识, ,学生会将举行公益宣传活动。点滴行动,传递爱心。期待你的积极参与。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2012年4月2日是第五个联合国“世界自闭症关爱日”,某校学生会准备走上街头,进行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同学们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共同信息,说出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综合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我国自闭症事业的发展现状。(5分)
【材料一】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视力、听力正常,但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喜欢独自玩耍,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他们在行为方面也有异常,如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对某些声音或图像有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自闭症需要社会的关注。2006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自闭症儿童早期诊断和康复训练的体系;2009年,中国残联为3至6岁家庭经济困难的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费用补助;截至2010年,我国已建立了34个省级训练机构。
【材料二】
我们周围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重则生活不能自理,却在部分领域能力超常……以前,人们叫他们“被魔鬼偷走灵魂的人”,精神病或傻子,直到70年前,医学界才把他们确定为自闭症或孤独症患者。自闭症一般三岁前发病,没有特效药,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我国自闭症儿童的人数超过160万,目前有一半患儿需要排队等候才能进入机构接受训练,近20%的患儿直到6岁才开始接受康复训练。
1.主要特征:
2.发展现状:
名著阅读(3分)
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告诫我们要胸怀宽广,宽恕待人; ① 认为人都有“本心”,道义尊严比生命更为重要,《 ② 》一文中的“舍生取义”和 ③ 的故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默写(5分)
1.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与题目呼应,表达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麦田就已经很绿很绿了,只是略微显得瘦弱、单薄了点。几场春雨下来,麦苗吸足了水分,“噌噌”地向上生长,你似乎可以听见麦苗拔节的声音。它们一棵挨着一棵,一棵挤着一棵,相互簇拥着,形成一片麦海。远远望去,绿油油的麦田,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微风吹来,一片绿浪随风荡过,美丽极了,若绿毡,若织锦,若碧波。清晨的麦苗儿,一棵棵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灼灼闪耀。这样的春天,这样的清晨,怎么能不让人心生喜爱呢?
A.选段中用“瘦弱、单薄”一词赋予麦苗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出初春时麦田里的麦苗稀疏、荒凉的样子。
B.选段中运用“一棵……,一棵……”的排比句式,集中地表达了作者对雨后麦苗竞相生长的由衷赞美。
C.选段中把绿油油的麦田比作“绿毡”“织锦”“碧波”,形象地写出了微风吹拂下的麦田绿色怡人的美丽景象。
D.选段最后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阳光照射下挂着晶莹露珠的麦苗的喜爱之情。
对下面语段中所使用的标点符号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雷锋在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很多人兢兢业业地工作,就像是一颗螺丝钉。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己的岗位上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小小的钉子,大写的人字!小小的事情,高尚的品格。
A.引用雷锋日记中的话,句末问号应去掉。
B.“可以看到”后面的破折号应改为逗号。
C.“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后面应使用句号。
D.“小小的事情”前面的叹号应改为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