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在横线上仿写下面句子中画线的文字。
美言是一种特别的真诚友善,是一种着意的锦上添花。在人有限的一生中,
如江海浪花泛起,如天空祥云浮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小题。
怎样迈过那青春的门槛?要欢新鼓舞。青春诚美好,但青春的门槛那边更奇妙。花儿落了,会有果实。最初的果实的确是苦涩的,甚至是丑陋的,然而果实比花朵更有价值,随着新的岁月中的奋斗,果实将逐渐 ,逐渐 ,逐渐 ,逐渐___——青春如花,点缀得这个世界宾纷似锦;青春后的生命果实,使这个世界变得滋养,并通过种子延续着人类的文明。
1.给划线的字注音。(1分)
门槛( ) 滋养(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
3.将下列选项正确地填入文段空白处。(只填序号)
A.光彩照人 B.硕大 C.果香四溢 D. 饱满
请将下面的名言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桃 李 不 言 下 自 成 蹊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荐能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
请以“为别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4、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单纯
①“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②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③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④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⑤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皇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 。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⑥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的元曲,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
⑦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⑧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一份单纯的心灵。
1.通读全文,找出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2分)
2.仔细阅读第③段,简述“灵魂猥琐,人格缩水”的含义。(3分)
3.根据的理解,“单纯”可分为两种,其中“超越的单纯”在文中具体指( )
4.结合语境,给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论据,要求与上文语意连贯。
5.阅读⑤⑥两段回答,列举中外艺术精品意在阐述什么道理?(3分)
6.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地震与海啸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
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来自:新华网作者张家伟内容有改动)
1.本文是一篇介绍地震与海啸关系的________说明文,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2分)
2.指出下列各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6分)
①“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 )
作用——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 )
作用——
③“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 )
作用——
3.“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一句中划线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4.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平实和生动两种,选文的语言应属平实说明。 |
|
B.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 |
|
C.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但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 |
|
D.海底地震引发海啸的原因是: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从而引发海啸。 |
5.日本发生了大地震以及海啸,面对这一灾难,谈谈你的感想。(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