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22分) “哭墙”无泪 “哭墙”,一个陌生的词语。著名的电影导演吴...

现代文阅读。(22分)

“哭墙”无泪

“哭墙”,一个陌生的词语。著名的电影导演吴正中先生提出倡议,在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外,建立一堵纪念墙追念亡魂,永记国耻。其实这堵“哭墙”已耸立在那里了。血洗南京城65周年的祭日,人们从那里出发,燃举闪闪烛光,在《安魂曲》的哀乐声中缓步走向莫愁湖边的和平广场。从一张报纸的图片上,我看到了摆满鲜花的“哭墙”,看到了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们脸上肃穆的神情。孩子们眼中无泪,他们不可能听到“哭墙”中埋葬着的三十多万冤魂的哭声。

而我是听到过的……

那一年我去南京,许多名胜古迹未及造访,专程到遇难同胞纪念馆,去感受那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的幽森阴影。每一间陈列室中,每一方玻璃柜里,每一张黑白照片上,都是血泪斑斑,尸体、残骸、骨头和骨头、牙齿与牙齿的罗列与堆陈。黑窗帘在风中瑟瑟地飘动,灯光惨淡,仿佛那便是幽灵们在颤抖。日本侵略军当年展开灭绝人性的“杀人竞赛”,将最高荣誉赏给“创纪录”的刽子手,他以杀死56人“荣”获冠军。在江边,他们将青青的柳条折下,把中国人成双成对捆在一起,以便于屠杀时的操作。你读过“人”字吧?人有两条腿,野兽般的杀人狂抓起一人幼儿,倒悬着撕开那两条小腿,便把人“一分为二”了。

走出纪念馆,我低着头,默默无语。能说什么呢?不远处便是那一面墙了,当时尚无“哭墙”之称,从墙上的壁画中,我看到被绳子系着的同胞跪在日本兵前的那奴性的目光。三十多万遇难者,有几人挺身反抗过的迄今为止未有所闻。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民族,一个“能忍自安”的民族,一个“唾面自干”不计前嫌的民族,既有“不抵抗”的政府,必有“不抵抗”的民众。或许,法西斯兽性正是在奴性教养有素的地方,最易获得适宜滋长发育的“土壤”。

奥斯维辛集中营在波兰,作为人类悲剧也作为人类耻辱被全世界关注和纪念,经常被人提及,不断作警示。“奥斯维辛之后,谁还能够写诗?”与之相比,南京大屠杀的知名度远为逊色。其实,其规模之大,其残酷性之烈,在近代史上,也是罕见的。似乎,受难的中国有着异乎寻常的平静与大度,缺少愤怒控诉的激情,在国内也不为人们过多关注和提及。近几年南京每年都有纪念活动,别的地方就“事不关已”了。年年从东京传来的日本首相、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战犯们的消息,甚至还有无耻抵赖大屠杀暴行的右翼言论,我们的反应也不过尔尔。大国风度,儒家风范吧?

“哭墙”,无泪。“天阴雨湿声啾啾”的夜晚,站在它的前面,也许能听到幽灵们喑哑的哭声吧?65年过去了,有几人去听过?

有关的书籍、资料、文学艺术作品也为数不多,但毕竟有一部以它为背景的电影拍出,准备公映了。这部名为《五月八月》的影片放映前被一些影院以“奸杀”为卖点进行炒作,所谓“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云云。为什么三十多万人惨遭屠杀不如“女性被奸杀”更值得“突出”渲染?其以“性”为诱惑、作招徕的商业性低级趣味的广告伎俩,昭然若揭,因而引起了南京以及上海、广州等地市民的强烈不满。《南方都市报》说:“出现这种麻木到拿国人的‘伤痛’来出卖的现象,只能说是国人的一种悲哀,值得人们深思。”

是值得深思。在“哭墙”面前,在大屠杀的惨绝人寰的民族大悲剧面前无动于衷,却在民族的伤疤上寻找“性刺激”以攫取“标房价值”的卑劣做法其实也非偶然,只不过在这个事例上由于对比强烈才引人注目罢了。“哭墙”无泪,好了伤疤忘了疼这类事情,就更是屡见不鲜的了。

1.一读,整体感知内容。文章就“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结合4~7段,请简洁概括作者反思的要点。(3分)

2.二读,透视语言。作者透过语言所传达的感情大多是含蓄的。请仿照范例,选择某一句子说说透过语句,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范例:透过“大国风度,儒家风范吧?”这一反问句,我感到作者是在质问国人为何在惨绝人寰的屠杀面前表现出异常的平静与大度,缺少愤怒控诉的激情,体会到作者沉痛悲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3.三读,领悟题旨。结合全文,你认为文章为何以“哭墙无泪”为题?(4分)

4.最后,联系生活实际道出你阅读此文后的最深感受吧。(字数250字左右)(10分)

 

1.①反思屠杀中三十多人遇难者忍让、不抵抗的奴性意识;②反思国人对这场惨烈屠杀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与大度;③反思国人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无耻抵赖反应平平;④反思媒体麻木到拿国人的“伤痛”来出卖的卑劣作法;⑤反思国人好了伤疤忘了疼。  (3分,答出3点,每点得1分。) 2.略 3.①在“哭墙”前纪念国耻的孩子们眼中无泪,他们听不到哭墙内三十多个冤魂的哭声。②回忆屠杀的惨烈情景,已眼中无泪,只留下沉重的思索,思索当年民众的,不幸与不争,思索国人的健忘与平静,思索国人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悲哀。③以“哭墙无泪”为题,含蓄、深刻而又形象地揭示的文章的主题,并为全文垫下沉重、悲哀的感情色彩。 4.略 【解析】 1.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4-7段的内容概括出反思的要点即可。 2.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其实是一道语句评析题。(仿照范例,合情理,表达流畅,有自己的独到发现可得5分)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能围绕着“哭墙”与“无泪”阐述,从中揭示文章内涵,大意相近,表述通顺可得4分) 4.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5分)

1.下列相关内容搭配不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时迁—鼓上蚤—轻功上乘,善于偷盗

B.戴宗—神行太保—擅神行之术

C.花荣—小李广—善使飞刀

D.张顺—浪里白条—水底下可伏得七日七夜

2.从下面两个情节选项中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把省略部分的情节补写完整。(3分)

A、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买到第一辆车……最后一次买到的车还是卖掉,给虎妞办丧事。 

B、格列佛被大人国王后买去,得与大人国国王相处……终于又回到英国。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1分)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1分)

1.活动一: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夜雨时”、“隔水樵夫”“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4分)

示例:  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网名:                 

由来和含义:                                                    

2.活动二:2010年,网络新词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量。你了解下列网络新词的意思吗?请自选两个作答。(2分)

给力   蜗居   微博   雷人   豆你玩

3.活动三:随着“给力”、“雷人”、“PK”等网络热词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小学生更是将这些新词用在了组词、作文中。最近,家住市区的刘先生对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的语文作业感到困惑。“他的作业中有一题是用‘给’组词,他写的答案是‘给力’。”刘先生说,他儿子上半年就曾用过“雷人”这个词,当时他叫儿子赶紧改过来,没想到现在又在作业中出现了网络词语,他担心这样会被老师判定为错误。儿子却说“这词到处都在用,为什么我不能用?”让他没想到的是,妻子和儿子的语文老师却不反对孩子使用网络词语。作业或作文中用网络热词该不该?一时间,这成了争论的焦点。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试作说明。(5分)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共同维护绍兴古城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

 

查看答案

古诗名句填空(前6题必做,小题7、8两题选做一题)(8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斯是陋室,                _。(刘禹锡《陋室铭》)

5.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

                                                              

8.初中生活快要结束,同学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请你从所积累的古代诗歌中选两句体现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送给你的好朋友:                  ,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襁褓(qiǎng)萧索(xiāo)狡黠(jié)恪尽职守(kè)

B.鄙夷(bǐ)发窘(jiǒng)拮据(jū)咬文嚼字(jué)

C.陨落(yǔn)嗔怒(chēn)佝偻(lóu)怒不可遏(è)

D.旁骛(wù)恣睢(jū)谮害(zèn)强聒不舍(gu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