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初,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通史。(3分)

2.解释划线字词(4分)

(1) 孤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 孰若孤?(      )

(3) 太夫人荻画地(      )                  (4)其稍长(      )

3.从第一段选文中找出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从第二段选文中可以找出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翻译句子(4分)

(1)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读完欧阳修儿时读书的故事,给你的启发是?(2分)

 

1.《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 2.(1)难道  (2)谁比得上  (3)用  (4)等到 3.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以荻画地、废寝忘食 4.(1)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2)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的事情罢了。 5.从学习勤奋方面作答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结合平时的积累来解答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3.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认知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出相应的成语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谈启发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10分)

1.《木兰诗》中体现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体现了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用这样的文字告诉我们成功前的挫折与坎坷是成功后无穷的回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中闻曲而勾起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6.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7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某中学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

答: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请模仿上述栏目,再新创一个栏目,并写明栏目内容。

【栏目三】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⑤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4分)

1.《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人名)。

2.《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民歌。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浩瀚的宇宙相比,我们渺小得无与伦比

B.面对突出其来的大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老师毅然跳入了火海。

C.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D.他们的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