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  (2)便还家 ________________ 

(3)迷     ________________  (4)病终   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划线字与现在意思一样的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不足为外人道也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本文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B.见到村中人的生活状况,渔人“乃大惊”,说明眼前的场景是他先前所未见过的。

C.渔人“处处志之”,却“遂迷”,让故事亦真亦幻,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

D.对于桃花源,刘子骥之后就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3分)

 

1.(1)整齐的样子(2)“要”通“邀”,邀请;(3)于是、就(4)不久 2.A 3.略 4.B 5.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解析】 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2.A中“捕鱼”古今意思相同。 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4.B中应是桃源人“乃大惊”。 5.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现在正是初春时节,韩愈曾这样描绘初春时期特别的景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面对离别,苏轼在《水调歌头》里祝福人们“                                 ”;面对国家危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                                  ”。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性学习。(9分)

2010年2月,国务院进行战略布局调整,重庆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其余四座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班级收集了部分相关资料,邀你参与下列活动。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所得。(3分)

材料1:一个国家的地位,不是由某一区域大小来定,而是由特大城市的地位所决定,换句话说,国家中心城市好比是国家经济的聚宝盆,任何发达国家都会建立相应数量的“国家中心城市体系”。如德国有柏林、法兰克福,法国有巴黎、里昂,美国也有十几个“国家中心城市”。

材料2: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在五个中心城市中,上海是东部的中心,北京、天津是北方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广州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心,重庆则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心。

材料3:“能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是一张非常重要的名片,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重庆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张远说。

2.阅读下面的图表,写出你作为重庆市民所获得的主要信息。(3分)

 

北 京

上 海

天 津

广 州

重 庆

2009年GDP总量

11865.9亿元

14900.93亿元

7000亿元左右

超过9000亿元

超过6500亿元

2009年人均收入

15638元

16683元

11467元

16884元

9221元

3.为了进一步推广重庆,扩大重庆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建设重庆,请你根据对重庆的了解,写一段对重庆的宣传语,要求以重庆的“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不少于50字。(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2011年11月19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在重庆园博园隆重开幕。园博园位于重庆北部新区龙景湖公园,是一座融传统园林、地域文化、新型技术为一体的永久性大型生态园林。它汇聚南北园林之精华,撷取中西园林之优长,较好地体现了“园林,让城市更加美好”的主题。

在重庆园博园里,你可以远眺缙云山、俯瞰嘉陵江,可以到龙景湖上戏水泛舟,可以去亭台楼阁听巴山夜雨,也可以走走停停赏花开花落、看草木葱笼。三千亩灵秀胜地,峰回路转,天下名园,云集于此。故有人赞曰:“一城山水,满目园林”!

1.请写出你对“一城山水,满目园林”的理解。(2分)

2.请为重庆园博园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句式整齐,不得照抄材料,20个字以内。(2分)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内容前后一致。(4分)

欣赏不是好奇,需要敏锐的眼光和诚挚的心。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峻峭中寻找到强悍和恢宏;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汹涌澎湃中感悟到气度与胸襟;欣赏               ,自会在               ;欣赏           ,自会在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四个画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4分)

昨日,(1)我校文化经典耀香江香港行”的教师与学生圆满完成演出任务返回学校。(2)此次活动是应大公报有限公司和香江国际集团、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14家单位的联合号召,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重庆直辖15周年、大公报创刊110周年而举行。(3)作为赴港的13支群众演出队伍中唯一的中学生团队之一,(4)我校师生发扬团结合作、精益求精的充分精神,在香港中环大会堂音乐厅、香港理工大学综艺馆和驻港部队昂船洲军营的3场演出中,均取得圆满成功,每场节目都各有特色。

(1)句成分残缺,应在       添加     ;(2)句搭配不当,应修改为                

(3)句句式杂糅,应删去             ;(4)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